</dt>
重頭戲一定在後頭,她手邊沒什麼事,樂得瞧瞧。她是太清楚,自己若是不肯看,崔夫人就會把戲唱到別人眼前。
崔夫人見她雖然話少,態度卻很溫和,便開始尋找由頭,說起崔大人與江式序的交情。
她也就耐著性子聽一聽。
父親提攜過崔大人的事情,她曉得,並反覆查過,二人在那之後並無來往——只有崔大人寫過書信、送過年節禮,父親再無回應。
那證明的是什麼?是父親看穿了其人的品行有不容忽視的瑕疵。誰還能明裡暗裡都不搭理賞識的人麼?
誰用人都是一樣,不論品行怎樣,在一些緊要關頭,好的壞的都要用上。父親只是在一段時間內選擇了用這個人。
父親的心思,她經過漫長的時日,品得出。
而崔家呢?
她願意相信,崔大人曾經是真心以得到過父親的提攜為榮的。
只是,隨著父親英年早逝的歲月越走越遠,崔大人隨著境遇中的變化、變遷而有了改變。
變得唯利是圖,無所不用其極。
到這兩年,連她已故的父親都是百般利用。
尋常只是聽說,能夠一笑置之,真到了崔家人在她面前做喬張致的一刻,她才發現,這類事情帶給她的反感有多重、厭惡有多深。
崔夫人見皇后一直不動聲色地聽著,並不接話,識趣地轉了話題,說起了她膝下的兒女。
先是哀嘆次子不成器,沒報國、盡孝便死於非命;繼而滿面愁容地說起長子、三子一個殘、一個病。
這種話題,皇后倒是樂意明知故問,讓崔夫人說說那兩個人是怎麼回事。
崔夫人眼裡便有了淚光,卻是不敢在宮裡哭哭啼啼,一直極力剋制著情緒,不讓眼淚掉下,語氣略微哽咽地說了長子的慘狀,對於三子的情形,只說是無故病倒。
皇后心說活該。
崔賀暗算連玉傑,分明是要奪走人的性命,連玉傑算是運氣不錯,在護衛拼死掩護之下保住了一條命。他要殺人在先,眼下就不能怪別人冷酷行事。
雖然心裡不以為然,面上總要做樣子寬慰兩句,皇后就對崔夫人道,不是還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綵衣娛親麼?
崔夫人便連連苦笑,又一再說自己教女無方,兩個孩子到底是年紀小,不懂事,竟一再叨擾蕭夫人。
皇后問這話又是怎麼說。
崔夫人就說,兩個不成器的女兒聽說蕭夫人身子不舒坦,便想登門探病,三番五次命人送帖子到蕭府。可不知怎的,蕭夫人如何都不肯見她們。這本來不算什麼,可兩個女兒與人說笑時無意聽說,阮侍郎的長女近日時時到蕭府做客。她們覺得自己被駁了面子,又擔心是無意間做了什麼開罪蕭夫人的事,一定要找蕭夫人問個清楚。可蕭夫人無論如何都不肯理她們,她們與阮大小姐一同到了蕭府門前,能進門說話的也只有阮大小姐。為了這件事,她們這好幾天都在生悶氣。
皇后聽得很想笑,面上只說那就是沒緣分,無緣莫強求。
崔夫人就說這道理她也明白,又說興許是濟寧侯時時出門的緣故吧,蕭夫人不好見不曾謀面的人。
這話就有點兒聽頭了。皇后就說,聽韓國公說過,蕭錯這些日子都在家中打理庶務,哪裡就時時出門了?
崔夫人連忙告罪,說那就是自己偏聽偏信了。
不管什麼話,崔夫人都是點到為止,說起的哪一件事、哪一個人,都存著試探的意思。只要聽出你的話鋒不對,立刻賠禮告罪,叫人無從責怪。皇后覺得很有些意思,有一搭無一搭的,竟跟她磨嘰了大半個時辰。人告退之後,紅蘺告訴她,崔大人叫人抬著崔賀進宮面聖,此刻就在養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