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支援的直截了當地道明原因,反對的則拐彎抹角表示反對。整個朝堂一時眾說紛紜。
武承嗣身為春官(禮部)尚書,立於臣首之位,卻一直未發表意見。其對於這一幕,早有預料。
此人昨晚下衙之後便趕回家中,與門客徹夜商討,揣測神皇心意,現在又結合今日朝會在武成殿進行,便做出了判斷:
姑母深謀遠慮,所圖甚大,欲從千古未有之事,以女子之身坐皇帝之位,內政外交堅決強硬,必更甚男子矣。執政稍示女子柔弱,為人所詬,必為男子所欺。故西京所奏,當為其否。
陛下要成就大業,我身為武氏一族嫡傳子,又怎能示人以弱?既要展示強硬,迎合陛下。也要別出心裁,獨樹一幟。否則泯泯於平庸之臣中,如何才能為陛下倚重?”
武承嗣正打算發言前,又瞥了一眼右邊的武三思,見其微微搖頭示意,更是驗證了自己猜想:“這個堂弟自幼聰穎,善揣人心,看來他也反對此事。昨日本想找他商量,他卻以醉酒為由推辭。如今看來他終究不敢忤逆兄長。
可惜他天縱聰明,卻非武氏嫡長子,將來一切與其無關。承嗣,承嗣,傳承武嗣,天下名帶‘承嗣’者,唯我最恰如其分。那些小門小戶的,能有多少家傳值得承嗣?!”
思及此處,武承嗣意氣風發,便手持玉笏,躬身道:“陛下,關於收復四鎮,微臣有奏。”
待得到武后首肯,武承嗣侃侃而談:“昨日得到通報之後,微臣特至國史館查閱了一宿文獻。
原來,終太宗一朝,至先帝永徽六年,二十年間先後六次嫁主和親。和親之由,無外乎彼時並無實力解決邊患。
然自陛下主政起,至今三十年矣,期間大仗小仗無數,雖偶有敗績,只需重整旗鼓再戰便是。而大唐疆界卻愈發廣闊。
是以陛下竟未曾和親一次,未嫁我漢女一人,從未讓漢家女子遠赴塞外,代我大唐健兒受高寒之苦。
三十年成果得來不易,如今我朝兵強馬壯,浪蕩輕浮子弟尚且勇鬥蠻夷,廟堂之上的諸位同僚,又怎可輕易拋棄三十年之堅守?
何況吐蕃狼子野心,得隴望蜀,屢次犯境,欺我邊民,佔我土地,已是罪大惡極。如今歸還四鎮,實乃示弱痺敵之計,諸大臣怎可上當?
此外吐蕃言而無信。唐吐松州之戰後,太宗嫁文成公主以換取吐蕃退兵吐谷渾。不久之後,吐蕃背信棄義,趁先帝懈怠,滅國吐谷渾。結果吐蕃佔據地勢,才致我朝今日守多攻少。前車已覆,後當改轍。諸大臣又豈可當真?
倘若遣一女以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
這番言辭情意真切,又引經據典,論據充分,明裡暗裡貶低太宗和高宗,抬高武后。其連續四問,句句扎心,尤其最後一句“若遣一女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令在場不少支援和親的官員羞愧萬分。
就連高高在上的武則天也不禁動容:原來,大唐在我治下,卻比太宗和先帝要高強得多。我這侄兒也是用心為我辦事的。
而一向自負聰明的武三思,同樣不免心嘆:“我這大兄十句話裡有九句真話,剩下一句也不能說他是假話,頂多有點誇大而已,旁人不便較真反駁。說得漂亮,說得漂亮!
只可惜卻會錯了我的意,也揣摩錯了陛下之意。
嘿嘿,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