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了加拿大外交部門的作用;他們在德黑蘭並未遭受圍攻,機場登機非常順利等等。
至於跟真實經過完全不搭的電影細節,數不勝數。
在採訪的最後,記者專門問道:“斯科特先生,你認為影片比較符合真實的內容有多少?”
羅恩回答道:“最多三成,事件本身是真的,也是託尼把我們帶出了德黑蘭,我這些年一直非常感激託尼,但電影改編的內容擅自增加的虛假成分太多了,讓我這個親歷者看了都覺得這是一件與我完全不相干的事。”
這篇報道引起了強烈反響,除了報刊之外,羅恩斯特恩的專訪影片還在電視臺上播放,被人放在了油管上面,頂到了熱搜榜上。
後續報道迅速跟進,有報紙捕風捉影的報道,歷史學界的主流觀點,伊方當時已經和羅納德里根的競選團隊達成秘密協議,以解凍80億美元伊朗資產等代價放掉相關的人質。
這種說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稱所謂的救援本身就是個幌子,是美伊演給全世界看的。
還有報紙稱,伊方當時與華盛頓當局達成了一筆交易,當局向伊方採購自美方的那批14雄貓戰機提供配件,然後兩邊一起演戲……
總之,這些說法的目的只有一個,連事件本身都存疑,電影如何立得住腳?
如果《逃離德黑蘭只是單純的商業電影,想要獲取票房和商業收益,這些不會有多大影響,畢竟每一部商業影片大賣的背後,總是存在著各種非議。
比如《駭客帝國《盜夢空間《阿凡達等等,這些年關於版權和抄襲之類的聲音就沒有斷過。
但影片打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旗號,衝擊奧斯卡獎項如果真實性上存疑,想要在奧斯卡上有所斬獲,將會非常困難。
(本章完)
是的章節。作者大大曆盡各種艱辛細作而成。只是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