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回:紅燒肉(一)(1 / 4)

小說:燕舞燕舞歌詞 作者:我本無我

紅燒肉,肉紅燒,糖酒鹽合出七巧。一巧豕當肥,農家安居如意為。二巧糖普惠,五穀豐盛民生維。三巧酒會飛,東西南北路通隨。四巧鹽無稅,千百佳餚足味蕾。五巧廚精貴,糖酒鹽合調百味。六巧人賢惠,海北天南聚融會。七巧國泰維,天下一統人共醉。

李老師收拾亭當餐廚清潔衛生,適逢任筆友引經據典侃侃而談,眾人也是興趣高漲,便笑道:“筆友,幾年不見,果然當刮目相看了,你都快成歷史百科全書了。”

任筆友說道:“主要是羅老師教導得好。”

羅老師欣慰的笑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嘛!再說了,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鑑今。我們中國人的宗教就是歷史。孔子說過:讀史不讀經則罔,讀經不讀史則殆。,《禮記·經解篇》已有警示:“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我們在閱讀《春秋》這樣的史書時,如果缺乏穩定的是非觀念,就可能心神混“亂”。往古以來,中國知識分子都讀經史子集,又以經史為核心,而古人總是先讀經,而後才讀史。因為史所記載的是變、亂,經所記錄的乃是常道。透過讀經,人們樹立起基本的是非善惡觀,而多少具有道德和政治判斷力。有了這樣的心智基礎,史書所記載之變、亂,也就可被當成資以“鑑戒”的案例集。在這樣的觀念框架中,邪惡的人、事正好可以成為進行自我道德思考、修養的材料,或者發揮“資治”作用,而不會成為教唆悖亂、訓練陰謀術的教本。還有,經記錄的是華夏文明成長史中最為重要的人物的言與行。故而,華夏文明永昌不衰的全部基因密碼,就隱藏於經之中。經部古之聖賢大成智慧,集一生情感抱負說大道之言,俗人讀經多難神交聖賢,蓋其不能正襟齋心去妄求真,何謂之:經者聖賢大情感,太陽也,俗人齋心去妄,少陰也,陰之極致則陽動此乃神交聖賢之境也。史部古之大成智慧者泯滅俗情而言物人跡事,客觀理性載史為書鬼神莫測也,俗人讀史多難漸入佳境,蓋其不能風雲際會情感突起,何謂之:史者滅俗情存天道,太陰也,俗人真情湧浪,少陽也,陽之極致則陰柔和合有感而所得也。”

古麗燕自然是聽得一頭霧水,不過她心中依然有所惦記,道:“燕哥,你還沒說紅燒肉是誰發明的呢?”

郭燕笑道:“古麗燕姐姐,你這麼快就開始惦記起豬豬了嗎?”

呂希燕瞅了任筆友一眼,對古麗燕不陰不陽的說道:“有時間了讓醜蛤蟆給你做回紅燒肉解饞如何?”

李老師微微一笑,道:“雪芹,醜蛤蟆是筆友的外號嗎?”

任筆友打個哈哈,道:“說起這紅燒肉啊,就不得不提蘇東坡了,這道菜雖不是他發明的,卻是經過他的手發揚光大的。先是他被貶黃州,便自號東坡,作了《食豬肉》一詞: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從這首《食豬肉》詩中,不難看出東坡先生也深諳紅燒肉烹飪之道!後來他領導人們抗洪救災為民謀福利,人們為感謝他,也知道他喜歡吃豬肉,便都把自家的上好豬肉贈送與他。東坡先生也沒推辭,而全數收下後,他令人將豬肉切方塊,按他的方法燜燉好,又逐一回贈給人們。由於他做的豬肉選料講究和調味精細,人們吃後都驚呼美味,便使這豬肉在江浙一帶迅速火爆起來。為了紀念東坡先生的恩情,人們便給他送回的豬肉取名叫‘回贈肉’,也有叫東坡肉的,其實就是紅燒肉,跟我剛才做的鍋包肉一個道理,都略微的改變了一下烹飪技法而已,屬創新一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