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平遼之策(3 / 3)

小說:再次回到原地 作者:冷榆楓

。再從老龍頭至角山近乎 10 公里的遼闊地帶,猶如大鵬展翅般向兩翼延展張開,輔以南海口關、南水關、北水關、旱門關、角山關這五大險要關口,以及寧海城、南翼城、北翼城、東羅城、西羅城、威遠城這六大堅固城堡相互拱衛。城牆的牆體高大而厚重,護城河水充盈,池深難測,外圍的哨城、牆臺、敵臺、烽燧如同繁星般密集分佈,層層設定障礙,構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山海關的佈防堪稱固若金湯,形成了一套以雄偉壯觀的明長城作為核心主線,多座城池緊密相連、彼此拱衛的宏大軍事城防系統。山海關絕對不能落入韃子手裡,袁崇煥想道。他緊皺眉頭,目光堅定而決然,腦海中迅速勾勒出一幅嚴密的防線藍圖。

從地理形勢上看,遼東地區地勢複雜,山脈縱橫,河流交錯。遼錦防線依託這些天然屏障,能夠有效地減緩敵軍的進攻速度,增加敵軍進攻的難度。錦州位於咽喉要衝,控扼著通往內地的關鍵通道,其地理位置使得敵軍若想長驅直入,必先攻克錦州,從而為明朝軍隊爭取了更多的預警和防禦準備時間。

在戰略縱深方面,遼錦防線的佈局充分考慮了戰爭中的持久對抗。寧遠、松山等城池相互呼應,形成了多層次的防禦體系。一旦前線城池受到攻擊,後方城池可以迅速提供支援和補給,使得敵軍難以在短時間內突破防線,陷入消耗戰的泥潭。

在兵力部署上,明朝將精銳部隊重點分佈在遼錦防線的關鍵節點,形成堅固的防禦堡壘。同時,透過合理的調配和輪換,保持士兵的戰鬥力和警覺性。這種有重點、有層次的兵力部署,能夠在區域性形成兵力優勢,有效抵禦敵軍的攻擊。

在後勤保障方面,遼錦防線附近建立了眾多的糧倉和軍備庫,保障了軍隊長期作戰的物資需求。同時,利用周邊的農田和水利設施,發展農業生產,確保在戰爭時期也能有一定的自給能力,減少對後方補給的依賴。

遼錦防線不僅是一道單純的防禦工事,更是明朝試圖遏制後金勢力擴張、爭取戰略主動的重要舉措。透過堅守這道防線,明朝可以消耗後金的有生力量,為自身的發展和反擊爭取時間和空間。

這是他和熊廷弼在監獄中幾天反覆推敲,幾次遼東戰事得出的結論。

然而,經略王在晉和袁崇煥在戰略上存在著顯著的分歧。

王在晉主張在山海關外的八里鋪修築重城,試圖以此作為抵禦後金的第一道防線。他認為這樣可以縮短防線,減少兵力的分散,集中力量進行防禦。

袁崇煥卻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他堅決反對王在晉的這一策略,認為在八里鋪築城過於靠近敵軍,且地形不利,難以堅守。袁崇煥主張將防線向前推進,在寧遠等地設防,認為這樣能夠更好地掌控戰場主動權,給予後金以有力的抵禦。

王在晉極其重視當前的防禦佈局安排,一心想要透過一種較為保守的策略來儘可能地降低潛在的風險。此次實地考察之後,袁崇煥對於自身所擬定的戰略規劃變得越發胸有成竹、信心滿滿。懷著滿腔熱忱與堅定信念,他決定嘗試說服王在晉接受自己的觀點和計劃。

只可惜,官場等級森嚴,官大一級便足以壓死人。儘管袁崇煥據理力爭,但王在晉根本就不認同他的看法。在王在晉眼中,袁崇煥不過就是個喜歡譁眾取寵的小小知縣罷了,其所謂的“只要給我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能守住山海關”之類的豪言壯語,純粹就是在吹牛說大話而已。

面對如此固執己見的王在晉,袁崇煥並未輕易放棄。性格執拗的他毅然決然地上奏書信給當朝首輔大臣葉向高,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以及邊境防務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這封奏書,直接引發了後來孫承宗的“閱邊”行動,一場關於明朝邊疆防禦的激烈討論和變革就此展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