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員的來歷,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從小就受基金會培養,另一個是正常的“社會招聘”。
眾所周知,這個世界並不和平,饑荒和戰亂始終是一些地區揮之不去的陰霾,作為表面的聯合國下屬機構,基金會也投入了大量資源對那些難民進行安置。
同時,即使是發達國家,棄嬰和孤兒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社會問題,基金會也和一些“正面”的組織合作,收納了部分可憐的孩子。
孩子們進入基金會開設的學校就讀,進行特定方面的學習,裡面的一小部分,道德品質和天賦能力達到標準,在充分獲得“家屬”和本人意見後,便成為預備的基金會人員。
他們會再進入到特定領域的學習,直到未來的某一天,他們從前輩手裡繼承編號。
至於“社會招聘”,資訊相對而言就少得多,比較詳細的就是怎麼從聯合國眾多部門和其它國際,社會機構中挖牆角。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站點也有各自的方法,但具體內容就語焉不詳了。
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設定集”都極力表現基金會在招人過程中是友善的,公平的,尊重對方意見的。
對於這點我表示深深地質疑,畢竟自己應該就是被擄來的。不過這也很好解釋,拿“五險一金”的和“勞務派遣”的算不得是同事。
關於基金會的架構,“設定集”也提了一些,最重要的是那些編號都是什麼含義。
拿之前在浴缸裡見到的“AU-b-7402”舉例,“AU”是站點名稱,“b”是身份等級,“7”代表他是特遣隊,“402”才是正式編號。而d級的編號,完全沒有什麼特殊含義,只是為了方便管理,畢竟都是“disposable”。
“xYZ”等級其實不是評判危險程度的,而是代表收容難度。“x”代表可以常規方式收容,“Y”代表收容有條件限制,“Z”表示難以收容或無法收容。
雖然我至今不知道白團的具體編號,但想必就是Z開頭。
而關於收容物危險等級的區分,也有著一種評判標準,但“設定集”裡沒有明確說明,大概是涉及具體的檔案資訊和保密內容了。
基金會的歷史也提及了一部分,不過可以簡略地概述為“光輝往事”,盡是一些“偉光正”的描述,表明基金會是個偉大的組織。
我倒不是覺得基金會是有什麼“粉切黑”的可能,但按理來說,一面硬幣不能兩面都是正面吧,總得有一些負面資訊。
而且“設定集”也談到基金會雖然正式成形於1945年,但早早就有了雛形。這麼多年曆史,不出些意外那都是意外了。
“報喜不報憂”,果然在各種時候都是常態。
順便再一提,1991年,基金會進行了第三次重構。因為人類活動範圍的拓展,它不得不縮減了站點數量,還進一步地投入“正面的世界”。
“設定集”是這麼說的,但我覺得只是基金會進入了新的博弈之中。
以上,就是紙上內容的概述。看著厚厚的一沓,實際內容其實沒多少,不僅有很多圖片被用來增強可信度,還有不少重複的段落,看得出來是經過刪減了。所以除開之前關於經濟方面的資訊,凝練下來也就湊個一章。
不過不管怎樣,我算是得到了一開始來到基金會時,一直心心念唸的資訊。即便事到如今,這些資訊已沒有那麼重要——就算基金會對我完全透明,面對那些未知事物的時候,我該怎樣,恐怕還是怎樣。
“看完了,謝謝。”
也不知我用了多長時間看完,總之3371一直坐在對面陪著我。
“您有什麼問題嗎?”
“沒什麼...哦,不,有一個。”
“設定集”裡還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