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劉遇著迷地盯著沙盤上的城牆,道:“這些牆護著數萬萬的黎民百姓呢。”幸好持續了兩年的稅改、糧改卓有成效,如今糧餉充裕,兵強馬壯,倒不會出現上皇后期國庫空虛、幾線開戰後繼不足的情況了。
“好幾天沒信過來了,不知南邊打得如何了?”他開口問道。南海之亂是上皇駕崩後,
皇上的旨意下來了, 欽天監又合過八字,只說了“天作之合”, 這事便徹底地定下了。黛玉雖早知道劉遇這樣的王宮貴胄,若是想要什麼, 誰都攔不住, 但真的接到聖旨, 還是有片刻的恍惚。她原先以為自己這樣的孤女, 嫁進王府約莫是側妃的身份,竟不知劉遇是如何說動了帝后。她曾想過去求一個長隨,好保護幾梔不受欺辱, 如今宮裡倒是直接派來了一個教養嬤嬤,每隔三日便要來林家一次, 同她講一些宮裡的規矩。
秦嬤嬤是宮裡專門給秀女們立規矩的嬤嬤, 為人自然有些嚴肅,不過她也知道不該得罪未來的太子妃, 況皇后還特意叮囑過:“太子年紀還小, 大婚也需得再等兩年,明珠族姬的規矩可慢慢學, 不必急躁。”她也樂得輕鬆,隔幾日過來一次,林家又好酒好菜地招待著, 她自然也犯不著為難黛玉。只是別的猶罷了,對榮國府的老封君隔三差五地就要差人來接黛玉過去玩,她倒是有些意見:“族姬莫要怪老身多管閒事, 那裡是族姬的外祖母家,於族姬也有過幾年的養育之恩,族姬要過去請安,本也是情理之中。只是族姬莫要忘了,他家是出過一個貴妃娘娘的,日後族姬進了宮,若以榮國府的輩分而論,且不合適,當以庶母之禮相待,如此一來,同榮國府的交際往來還是儘量低調一些為妙,也省得日後貴妃娘娘與族姬見禮時尷尬。”
她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且黛玉這幾年來,也自己暗中下了決心,在林家和榮國府裡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和站位。只是她把賬本交給劉遇後不久,甄家便被抄了家,她雖不知未來外祖母家會不會被捲進去,但內疚是免不了的。況別的也罷了,迎春出門這樣的大事,她再不過去,可就太薄情寡義了。故而回明宋氏、秦嬤嬤,便帶了賀禮去榮國府送嫁。
秦嬤嬤無法,遂道:“既如此,老身隨族姬一塊兒去,若有失禮之處,老身也好從旁勸阻,免得失了族姬的排場。”宋氏忙道:“辛苦嬤嬤了。”又使眼色,錦書心領神會,忙封了二十兩銀子,悄悄塞給秦嬤嬤。秦嬤嬤往日是從不收林家的好處的,這次卻是宋氏不過略略一勸,就大大方方地收了下來。黛玉知她這是覺得自己攬了一樁苦差事,因此心安理得地收些辛苦費,不禁覺得好笑,想道,不過是吃個喜酒,莫非榮國府成了刀山火海不成?
然等到了迎春出嫁當日,她不由地嘆道,薑還是老的辣,秦嬤嬤即便久居深宮,似乎也比她訊息靈通些。雖然她一直好奇,迎春為何這麼著急著出嫁,上回在藕舫園小聚的時候還沒聽說她定了人家,這才幾個月,就要出門了?但也安慰自己,雖然大舅舅、大舅媽從不管二姐姐,但她畢竟是養在外祖母膝下的,難道外祖母會害了自己的孫女不成?故而她在庫房裡精挑細選了一套琉璃盞並一對羊脂白玉手鐲、一對同心赤金鎖、金銀首飾若干,去給迎春賀喜,宋氏又給她添了一柄沉香玉如意同一塊御賜的西洋懷錶,一併寫在禮單上,正要送去榮國府,黛玉道:“我自己帶過去,親手交給二姐姐為好。”
宋氏笑道:“你二姐姐大喜的日子,難道她父母還能扣下她的嫁妝不成?平日裡再怎麼不聞不問,也是親閨女,從國公府嫁出去的,嫁妝少了,丟的是整個榮國府的臉面,女孩兒在公婆家地位也不容易抬,哪兒會這麼著摳,又不是和女兒有仇。”不過既然黛玉開了口,她也就不勉強,只道“你不怕麻煩就好”,吩咐人把賀禮用箱子裝好了,多備一輛馬車,又安排了兩個下人到時候看著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