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立志匡扶漢室,你也是心存漢室之人。今日沒有一言以教之。”
徐庶想慢慢來,先打好關係,讓諸葛亮知道主公的為人,劉備多來幾次,不怕諸葛亮不肯下山輔助主公。
徐庶相信透過不斷的交流和溝通,最終能夠打動諸葛亮。
諸葛亮心中雖然有所動搖,但他依然保持著謹慎。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未來的命運。他沉吟片刻,然後緩緩開口:“徐兄言之有理,我亦深知漢室之重。為了興復漢室,我也願分享一些淺見。”
諸葛亮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遠方的山川,繼續說道:“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漢室的威嚴已經名存實亡。要想匡扶漢室,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人之力所能及。”
接著他繼續說道:“當今天下,曹操據北方,孫權擁江東,而主公若想在這亂世中立足,必須先取荊州作為根基,再圖益州,以此兩地為跳板,北伐中原,東聯孫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他的分析精準而深刻,每一個戰略步驟都顯得那麼合理和必要。
劉備聽著諸葛亮的隆中對,心中豁然開朗,彷彿一道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他意識到,自己雖然有雄心壯志,但在戰略規劃上一直缺少一個清晰的方向。即便徐庶和洛川加入了他的麾下,他們的才華雖然卓越,但在大局觀和長遠規劃上,仍然無法與諸葛亮相比。
徐庶和洛川也聽得入神,洛川雖然知道隆中對的大概戰略,但還是給高興聽到諸葛丞相親口說的。
然而,諸葛亮並沒有完全展開他的全部計劃,他只是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框架。他還沒有完全認同劉備,對於具體的實施細節,他選擇了保留。
他說道:“這些只是初步的構想,具體如何操作,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
劉備三人雖然渴望聽到更多的細節,但他們也理解諸葛亮的顧慮。他們知道,要贏得諸葛亮的完全信任和支援,還需要時間和更多的交流。
劉備站起身,恭敬地說道:“先生的見解令我茅塞頓開,劉備感激不盡。今日就此告辭,改日再來請教。”
洛川也知道,不可能一天把諸葛亮的戰略全部弄清楚,今天下午收穫已經很大了,諸葛亮能拿出隆中對,就代表他已經初步認可了劉備,剩下的只需要時間慢慢考察。
洛川這此來到臥龍崗,心中還是心滿意足,不僅見到了諸葛亮,還親自聽到了隆中對,也算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