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對隕石坑進行初步改造,使其在一定範圍內,擁有宜居的生態環境。
“啟動d級碳基生物計算機,同時組合:生態圈設計方案,三個隕石坑地形,研究方向:隕石坑玻璃頂蓋。”
“具體指標:能夠完整地覆蓋隕石坑,跨度一百公里以上,最佳化主體框架結構,支撐結構以超合金為主,連線結構以高強度輕質材料為主,中心區域可以自由開啟,允許飛行器自由進出,暫定直徑1公里,可以按需擴充套件。”
【根據d級碳基生物計算機計算能力,當前需消耗研究點:單位。】
看到高達五十萬單位的研究點消耗,林鳴挑了挑眉毛:
“確認。”
【研究完成,你已掌握生態圈設計方案。】
開啟生態圈設計方案,林鳴發現,這是一個參考了烏瑞亞智慧生命生態圈設計思路,但整體完全不同的設計方案。
強大的超合金支撐骨架大多數不在隕石坑內部,而是處於隕石坑邊緣,鑲嵌入環形山之中,甚至有些還外延到“黑潮”之海中。
每個超合金骨架之間用高強度輕質材料相連,組成了密密麻麻如蜘蛛網一般的斜拉結構。
這些斜拉結構上,每一個交叉點都連線著一塊巨大的玻璃,彼此組合,再加上少數內部支撐點,便可以完全將整個隕石坑內部覆蓋。
“挺好,先嚐試一下。”
林鳴思來想去,決定先將生態圈所在的隕石坑完全覆蓋。
如此一來,生態圈隕石坑便無需修復剩餘的生態圈,甚至可以拆除上面的材料二次利用。
他所在的隕石坑以資源為主,工業遺蹟所在的隕石坑,林鳴想作為日後太空電梯的地面起始點。
兩個隕石坑需要頂蓋的優先度都不算太高。
做好規劃,林鳴開啟以太晶石:“測算資源所需總量,以及預估構建進度!”
以太晶石很快給出對應進度:
【根據當前已探明礦物總量,您當前所處區域滿足相應規劃,預估建設完成時間:200天。】
“需要大半年啊!”
林鳴摸摸下巴。
這個進度他並非不能接受。
但若是能快一些,那樣是最好的。
“最佳化方案,包括但不僅限於增加3d金屬印表機,新增大型全自動模組化構建機,增加礦物開採點,增加玻璃工廠等手段!”
以太晶石經過短暫的計算,重新給出答案:
【經過相應方案最佳化,預估建設完成時間:20天。】
“開搞!”
林鳴立刻批准了計劃。
————
pS:第三章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