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蘊放下書卷,隔著幕簾簡潔答道:“洛世子這一曲,令孤耳目一清,如聞仙樂,魁首二字,當之無愧。”
江蘊精通樂理,方才洛鳳君彈奏時,自然也聽了全程的《梧桐引》,從專業的角度來講,洛鳳君彈得確實無可挑剔,甚至遠勝當世許多年逾古稀的樂曲大家。
能得宗主國太子如此評價,自是美事一樁。
看臺上的眾人立刻又一番稱讚吹捧,朝洛鳳君道賀,甚至有人提議將此事當做一樁美談屬文記載下來。
不料洛鳳君並不動,反而依舊注目著那水榭外懸的蠶絲簾幕,道:“久聞殿下也精通音律,乃樂中高手,十一歲時便憑一曲《鳳求凰》名動江都,今日恰逢盛筵,殿下可肯屈尊與鳳君比試一番?”
此言一出,眾人譁然。
一則,江蘊乃宗主國太子,洛鳳君一再挑釁,實屬以下犯上。
二則,長久以來,江蘊在流觴宴上幾乎都是透明人一般的存在,因為體弱、喜靜、“並無特別突出的才能”,這位殿下幾乎全程都待在掛有擋風簾幕的水榭中,從不參加任何比試活動,也鮮少在人前露面。
據說就算是其門下賓客,見過這位太子真正容貌的,也沒有幾個人。
因為這事兒,甚至有傳言稱,這位太子是因為貌醜羞於見人,才不敢露出真容,只能靠所謂的品德來服人,博一個禮賢下士的名聲。
關於這位太子從不肯在流觴宴展示才藝之事,眾人也是揣測不一。
有人說這位太子是真的與世無爭,行事低調,不願搶了下屬國的風頭,也有人說這位太子是因資質平庸,根本沒有拿得出的才藝,怕輸了比賽,被下屬國碾壓,索性直接“藏拙”,維護宗主國顏面。
至於十一歲彈出名動天下的《鳳求凰》之事,很可能是為了營造聲望,找人代彈的!《鳳求凰》創始者齊國段侯,可是被評為百年難出的音樂奇才,那曲《鳳求凰》一經問世,便引來無數音樂大家鑽研模仿,但這麼多年過去,竟沒有一個人能完美呈現其中精髓。唯一得了幾分真傳的,是段侯之子,齊國公子齊子期,區區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怎麼可能彈出《鳳求凰》那樣高難度的曲子。
洛鳳君是個音樂天才,音樂才能舉世皆知,此刻當眾挑釁才藝平庸的江蘊,不是擺明了要下那位太子的臉面麼?
洛國隨行的大臣首先嚇了一跳,忙近前勸阻。
但洛鳳君顯然心意已決,根本不為所動,目光依舊直勾勾的盯著江蘊所在。公孫羊終於忍不住怒道:“洛世子,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洛鳳君施施然答:“自然知道,鳳君仰慕殿下已久,早就想尋機會與殿下切磋一二了,鳳君自知位卑,沒有資格向殿下挑戰,然流觴宴乃我江南六國盛會,辦立之初,就定下了不論身份地位,只論才藝的規矩。殿下不肯屈尊,莫非是看不起鳳君,覺得鳳君不配與殿下同臺而奏?還是說,殿下覺得我們這些下屬國,不配與宗主國同臺競技?”
性格沉穩的範周也露出不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