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帝神色莫測地出聲:「哦?那卿以為,誰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
永安帝沒有發火,甚至還接著對方的話頭問了。不少人的心都提了起來,秦王不動聲色地隨著其他人的動作看向上首。
那人躬身道:「回陛下,臣以為,秦王殿下乃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秦王的眼裡閃過一瞬的殺意,站在左側最前方的他立刻走出來跪下:「父皇,兒臣尚還年少!」
關明輝作為齊王的親舅舅,提出太子一事的又是他的下屬。這種時候,關明輝出聲不出聲都會引人猜測。支援或反對更是都不討好。吳紹王和獻逸王摸不準這人是不是陛下找的推手,猶豫要不要出列,史玉卻第一個走了出來。
雙手手持笏板,史玉作揖後說:「陛下曾說過,十年內不提太子一事,不過十年之期已過,臣也以為太子一事不能再耽擱了。」
永安帝:「那興樂侯以為,誰最合適?」
史玉又一躬身,說:「論年齡,只有秦王殿下與齊王殿下最為合適。兩位殿下各有所長,各有風采,無論誰為太子,於國於民都是幸事。」
關明輝恨不得上去抱住興樂侯啃一口。有了史玉這一出,關明輝迅速出列:「臣以為,齊王殿下更為合適。」
陳長庚走出來:「臣卻是以為,無論是秦王殿下還是齊王殿下,都適合太子一位。」
吳紹王和獻逸王看出其中的貓膩了,兩人立刻出列,表示認同興樂侯所言。無論是秦王還是齊王,都能擔太子之責。
太子一事被拿到了明面上。大部分大臣都表示秦王和齊王都各有風采,都可勝任太子。其餘品階低的官員則集體保持了沉默。至於那位第一個站出來提到太子一事的員外郎……很多人心裡都在犯嘀咕。而出身四院的官員們也都保持了沉默,默契地表示對這件事不參合的態度。
那名員外郎在無人出列之後,卻是再次說:「兩位殿下確實各有所長。但臣以為,秦王殿下身為陛下的皇長子,在無嫡子之下,卻是更為合適。」
秦王當即叩首:「父皇,兒臣雖是皇長子,卻非嫡子。太子一事,兒臣以為為時尚早。」
永安帝坐在上首,語氣聽不出喜怒地說:「朕以為,第一個提出太子一事的該是文淵閣,卻沒想第一個拔得頭籌的卻是外務部。」
「臣惶恐!」關明輝跪下磕頭。
史玉道:「外務部所言卻有道理。」
關明輝記住了興樂侯今日的這份大恩。
永安帝:「太子一事,朕自有計較。都起來吧。朕乏了,退朝。」
張弦立刻上前一步,高喊:「陛下回宮——」
「(兒)臣恭送陛下——」
文臣們目送陛下離開。在永安帝離開太極殿後,關明輝回身,惡狠狠地瞪向他的下屬郭員外:「郭員外近日可是受了什麼『刺激』?」
郭員外強自鎮定地說:「下官以為,太子一事不宜再遲,故而……」
關明輝打斷他:「太子一事陛下自有決斷,何時輪到你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出頭了!既你如此關心太子一事,不如待太子定立之後,你自請去詹事府,為太子效力?」
郭員外強笑:「尚書大人說笑了,下官資質駑鈍,豈有資格入詹事府,下官今日所奏,皆是為了大局著想。」
關明輝:「資質駑鈍?我看你聰明得很!」
袖子一甩,關明輝冷著臉走了。秦王走到郭員外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說:「郭員外今日的好意,本王『心領』了。」
不等郭員外說話,秦王走了。
史玉、吳紹王等人根本懶都懶得和郭員外說話,結伴離開。郭員外低著頭,跟著眾人離開太極殿,但他身邊兩米之內卻是無一人靠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