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間跟六國持續爭鬥,特別是在白起領軍之時曾讓六國幾乎無法抬頭反擊,卻始終沒能完全摧毀任何一個對手。
而現在桓齮心中的那份熱切重燃——他期望趁著此時一舉摧毀趙國。
若真能實現此願望,則將是對一個國家的巨大功勳,其意義深遠到無法形容的程度,所以沒有任何一位將領會不對這一目標感到振奮。
與此同時,此時正值趙國與燕國交手期間,國內的防務力量非常虛弱,正好提供了最好的機遇去消滅趙國,若錯過此次良機,則待打擊完燕國回師的趙軍歸來時,想再滅趙便會難得多。
為此,桓齮決定兵分三路展開行動。
一方面是由楊端和統率的主要隊伍守護鄴城,並繼續攻佔地附近其他城池以形成統一陣線保障秦軍大本營穩固。
另外一方面是王翦麾下十萬部隊徑向北部推進跨過漳河對邯鄲進行南方攻勢;
而最後一組則是由桓齮 ** 的剩餘十萬人軍隊自北方迂迴到邯鄲背側,聯結前兩隊對趙都施行上下夾攻之勢。
在這次攻克鄴城的過程中,楊端和帶領的部隊受到最沉重的損失——不僅因為他們每次都最先衝在前線而未能突破城防牆;
更在於最終攻破防禦時,他的部隊處在最遠離主戰場位置以至於多數軍功被前面英勇奮戰的隊伍攬走——因而他這支隊實際上所取得的軍功並不能完全補償他們的傷亡。
因此可以說,楊端和相當不走運。
“上將軍,在這次作戰過程中我們不幸失去了重要的指揮官,使得一萬名將士暫時缺乏領導者,希望可以請上將軍撥一人過來作為新的將領統領這批戰士。”
待討論漸入尾聲之時,楊端和站了起來,並彎下身子向著桓齮懇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