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大讓步,1919年8月27號,協約國法國,日本,希臘,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一斯洛維尼亞國??在瑞士洛桑簽訂了最終合約。
(英國單獨姌和了,義大利和美國一起承認與現在的奧斯曼帝國並不處於戰爭狀態。
其中對於美國沒有任何影響和關係,而和義大利之間則是雙方維持1912年簽署的《烏希條約》。)
條約主要內容是:
一,宣佈協約國與奧斯曼之間自條約生效之日起正式恢復和平。
二,協約國承認奧斯曼在小亞細亞本土範圍內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確認奧斯曼從黑海到愛琴海、地中海至伊朗之間的邊界。
三,奧斯曼放棄前屬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突尼西亞、摩洛哥、利比亞等地的領土要求。
四,對此次戰爭期間造成的損失,雙方相互放棄賠償要求。
五,奧斯曼需要償還前奧斯曼帝國的部分外債(主要是法國人的)。
六,締約各方宣佈取消在奧斯曼的一切治外法權和財政、關稅監督權,奧斯曼實行海關自主。
七,海峽地區(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締約各國宣告同意在和平時期在海峽地區擁有航行自由的原則,並按照相應的噸位給付奧斯曼海峽地區航道維護費用,奧斯曼需保障各國船隻在此航行期間的安全。
此條約簡稱為《洛桑條約》,於次年1920年3月1日生效。
此時的新月堡,會客廳內,掌控著整個奧斯曼最高權力的阿雷·斯特,與他的左右手克里克·迪爾科夫和埃夫利克·曼弗瑅三人正在商談後續事宜。
“現在我們已經與列國達成了一致,法國也已經答應了我們,只要我們願意歸還舊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法國貸款的本金,對於我國驅逐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行動他們將保持沉默。”克里克·迪爾科夫說道。
“不過巴爾幹諸國對於我國在阿拉伯共和國的行動,他們表示了擔憂,要求我們剋制,和平解決問題。”
“另外日本則是表示如果阿拉伯人受到不公的待遇,可以向國際聯盟求助,他們很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的。”
阿雷·斯特不屑的嗤笑了一聲,不是阿雷·斯特瞧不起他們,他們有這個實力麼?
這個時代的歐陸,隨便一個小國都可以拉起上百萬的軍隊去幹架,日本還沒牛到出動上百萬遠征軍,橫跨數千公里來干涉歐陸事務的地步呢。
“不用理會巴爾幹諸國的警告和日本人的叫囂,既然法國人沒有意見,那麼我們就按照原先的行動計劃不變,1919年9月9日開始驅離行動。”
“至於英國人,這是他們種的因,也該由他們來償還這個果。”
“做好相應的部署,謹防英國人的動作,畢竟我們也不知道法國人會不會將這一訊息告知英國人,還給我們添堵。”
兩人一同答道:“我們明白。”
埃夫利克·曼弗瑅繼續彙報道:“在這一個月當中,我們已經快速在各個戰略要地安插部署軍隊了。”
“在這行動開始的10天內,我們會做好一切準備的,我們的目的就是在情報系統的配合下,快速將不歡迎奧斯曼軍隊的村莊,小鎮,城市中的所有人,驅離出國境,至於他們是去英國人的殖民地,還是去內志王國,伊朗共和國討生活。”
“這並不是我們該操心的事,我們的任務只是清理不忠誠於奧斯曼的潛在反叛分子。”
“包括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和黎巴嫩人(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將他們全部驅離。”
(和亞美尼亞人現在可以說是仇深似海,至於黎巴嫩人,你們本就是在邊境上,還不服管教,留著你們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