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儷君發現,不但隋王,就連竇王妃,對於聖人偏愛楊家人的態度,都是一種心灰意冷的態度,似乎根本不認為,世上還有人能勸誡帝王了。
李儷君離家才兩個月,兩個月前,隋王夫婦還不是這樣的想法,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至於隋王對聖人這位親兄長會徹底沒有了期待?
李儷君小心地跟竇王妃搭著話,又試著從陪坐的三嬸林氏以及小姑姑李婉致嘴裡打探訊息,花了好半天功夫,才大致弄清楚了原因。
據說楊國忠坐上相位之後,接連提出了幾個主張,其中有些不大合時宜,許多官員都覺得對大唐沒有好處,還有可能會削弱自身實力,唯一的好處就是它們一旦成功,會進一步提高楊國忠的權勢與地位。明眼人都能看出楊國忠提這些主張的目的是什麼,相信聖人也能看明白,然而聖人竟然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楊國忠的提議,還命朝廷百官去配合他行事。若有任何人有反對意見,聖人都會不顧君臣情誼,直接把人拖出去,簡直就是失去了理智一般。
別說是東宮太子與朝中重臣了,就是素來不理政務的宗室王族——比如隋王和他的次子與三子——都覺得聖人行事大異於平常,擔心這裡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有人去探貴妃的口風,有人想調查楊國忠是否搞了些小動作,還有人到東宮去向太子激烈進言,希望太子能力勸聖人不要錯信奸臣。
然而這些行動統統都沒有意義。
貴妃自己也覺得聖人言行有異,反過來勸他不要太過縱容自己的族兄,但聖人笑言無妨,反而覺得貴妃多心了。
楊國忠和他的黨羽們一切如常,平日來往的人裡也沒有什麼神異之士,就連他家曾經招攬過的道士、異人什麼的,都在他的大宅裡絕跡了。他的心腹中也有人提到聖人對他的偏愛十分明顯,他還主動說這一切都是聖人的恩賜,云云。
至於東宮,太子根本不打算做什麼。再有人在他面前說這樣的話,他連人都趕出宮門去,下令不許守衛再放此人進門,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樣。
於是朝中上下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楊國忠正針對李林甫的黨羽,恨不能找到藉口把他們連根拔起呢,這種時候冒頭生事,豈不是主動將把柄送到他手中?也有宗室心裡猜想聖人可能另有想法,只是他們過於愚鈍,猜不透聖人的真意,那就索性不要多管閒事。
可對於平日時不時就能受召進宮見到聖人的隋王而言,事情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
竇王妃低聲對李儷君道:“雖然沒有證據,但聖人如今在楊家人面前,真的很象是中了蠱一般,無論楊國忠說什麼,他都答應。倘若楊國忠果真巧舌如簧,也就罷了,可他明明說不出什麼有道理的話,聖人卻依舊點頭,叫人如何能信服?明明連貴妃都覺得不妥,可聖人還是不管不顧的……”
竇王妃不認為這件事跟貴妃有什麼關係,可她信不過楊國忠。她認為這個男人很有問題,不知用什麼見不得人的方法蠱惑了君王,奈何有聖人庇護,誰都拿他沒辦法。宗室裡已經有人因為向聖人進諫而被貶斥了,連家人都受了牽連。隋王也不敢多說什麼,只能為長子憂心。當初李玳對楊國忠,可是沒少辱罵呀!
李儷君聽得心中微動,想起了楊國忠目前的狀態。
他如今已經不算是個活人了,不過是那位大能與真仙觀為了確保“楊國忠”這個人物能繼續在大唐做著他在史書上該做的事,才弄出來的傀儡,很難說他是否還保有自己的思想。而操縱這個傀儡的人,自然不可能有楊國忠那樣的口才與能力,興許也沒有那個耐心去扮演他。那麼如今的“楊國忠”,除了完成他在史書上記載著要完成的“使命”以外,未必會多說些什麼話,多做些什麼事。
比如在玄宗面前進讒言去陷害中傷別人,除非史書上明確記載了楊國忠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