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一嗅。
“蘸水是小米椒,蒜碎和醬油,我嚐嚐好不好吃。”
陶然一邊說著,一邊伸出了筷子。
與同時,她的父親陶典也不甘落後,直接夾起了一個蘿蔔餃。
“不是用大米粉做的?”陶然看著眼前晶瑩剔透半透明狀的蘿蔔餃疑惑著。
“不是,你吃了試試。”陶典否決,讓女兒自己嘗試。
透過品嚐發掘食材的地道風味乃是吃主兒的樂趣。
陶然用筷子一夾,蘿蔔蒸餃的皮似乎很軟,又十分的薄。
她猶豫了一下,沒有先蘸著調料吃,怕迷惑自己的舌尖,準備空口吃一個蘿蔔餃,父親沒有告訴她這餃子皮是什麼面做的。
既然不是麵粉,也不是大米粉,她倒是要嚐嚐究竟是什麼!
一口咬下去,蘿蔔餃的麵皮又軟又滑,帶著一股說不出來的曠野清香,陶然仔細咀嚼,這味道……
餃子皮很是細膩,吃在嘴裡是潤潤的口感,陶然琢磨了一下。
“是地瓜粉的和麵?”她看著父親問道。
陶典讚許地點了點頭,夾起一個蘿蔔餃送入口中。
蘿蔔餃的表皮輕薄,甚至隱約透過表皮看到內裡的餡料,帶著些微的粉嫩。
這一口吃下去,陶典眼中精光閃爍,好正宗的蘿蔔餃!
餃子皮又粉又滑,甚至能吃出紅薯本身的香氣。
道地食材,這包餃子用的應當是本土的紅薯粉,而非機械碾成的。
如今許多食材粉面粉條都以機械製成,省事省時省力,一般人或許吃不住來,但他們這些舌頭細膩的老饕,一個咂摸就能品出來。
即便陶典不知道這紅薯粉究竟是店家自己做的,還是買的,但心中不擴音高了一份評價。
對於食客們來說,包餃子用的是什麼粉什麼面,是機械的還是手工的根本無所謂,他們也不會主動去問。
明明能夠用更廉價,降低成本的機械粉,卻用了手工的紅薯粉,這裡看到的是店家的用心與對於食物的堅持。
咀嚼之間,鮮香綻放。
這蘿蔔餃中內餡的蘿蔔不是蘿蔔絲,不是蘿蔔條,不是蘿蔔塊,而是蘿蔔泥!
蘿蔔用的是上好的白蘿蔔,水嫩無比,切塊煮到八分熟瀝水後搗碎成茸,之後加以香料炒制,再以紅薯粉勾芡成糊出鍋。
這就是關鍵的蘿蔔餡了,當然,蘿蔔餡裡不只是蘿蔔,還有剁碎調味的五花肉與新鮮的魚片。
細膩的紅薯麵皮包裹著鮮嫩的魚片,五花肉糜與蘿蔔泥緊挨著,吃在嘴裡,這一口魚片的鮮甜,五花肉的噴香與清津的蘿蔔無比和諧。
儘管有著魚片與五花肉,但並不顯得喧賓奪主,混在一起是無比誘人的清香,鮮美驚人!
“好好吃啊,這個餃子餡里居然還有單獨的魚片,餃子皮還有點韌性,像蝦餃但又完全不一樣。”
“是啊是啊,我本來以為就是正常的胡蘿蔔牛肉蒸餃呢,沒想到完全不一樣。”
“哎,咱倆著蒸屜裡邊墊著的東西怎麼還不一樣?”
身後的食客讚歎著,隨後又發出了一聲疑問。
“嗯,我這裡邊墊的是梜欏葉啊?”
“我的是苞米葉子,你那是啥啊?”
陶然與陶典聞言不由地看了一眼,他們父女倆的蒸屜裡邊,墊在餃子底層的都是玉米葉子,連餃子都沾染了一絲的清香。
“我的這……不是桲欏葉,也不是苞米葉,這怎麼看著有點像啥啊?”
說話的人正是坐在陶典身後的食客,他直接回頭看過去,他的蒸屜裡卻是和旁人不太一樣,墊的是厚厚的一層。
“你的墊的是松針。”陶典開口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