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降水與工坊城中被汙染的空氣環境是否有關。工業生產會向空氣中排放細微的固體顆粒,這些顆粒會作為水滴的核心加速高空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滴,進而加速降水的行程。
從科學上來說,這場暴雨與工坊城中的工業化生產有著直接的關係。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或許說得便是這個樣子吧。
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
留下一片狼藉之後,暴雨就像一個搞了惡作劇的小男孩,躲得無影無蹤。
雨停之後,工坊城中的排水系統才派上了用場。
水位緩緩下降,來不及撿拾地面的垃圾,最要緊的事是先把金人挖出來的坑給填上。
坑裡的水已經來不及排走,金人隨時會重新衝上來。
整袋整袋的水泥直接從車間搬了出來,直接劃開口子倒入坑中,再亂七八糟地扔了一堆石子進去,一排工人一人手持一把長杆子,使勁地攪拌。
與混凝土一同攪拌的,還有宋人自己的金汁,填埋水坑的時候臭氣熏天。
作妖一時爽,掃尾火葬場。
這種方法澆築出來的混凝土能達到什麼樣的硬度,全看運氣。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硬度必然不是人手工可以扒得動,至少比土硬上許多。
這一批水泥是專門研發出來的速幹水泥,用不了半個時辰,水泥便開始逐漸硬化。雖然最終的硬度要在兩三天以後才能達到,但最初的這半個時辰,能夠達到一半的硬度,至少可以保證不再被金人給挖開。
其實工坊城中還有一套排水系統,可以保證無論多大的暴雨都不會內澇。
那就是將所有城門和水道全部用閘門封閉,然後在城牆之上架設水車,將城內的積水抽到城外去。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洪水的水位不超過城牆的高度,那麼城內的水位便是可控的。
可金人好死不死地在城牆地下挖了個洞,讓工坊城的這一套排水系統壓根沒有派上用場。
任你抽得再快,也沒有城外洪水湧入的速度快。
“會派上用場的,我們所做出的任何準備,到最後都會派上用場的。”李申之給大夥鼓著勁兒,盤算著哪裡還能再加固一些。
此時此刻在工坊城中發生的一切,對漢人來說並不陌生。
孤軍守城的戲碼,在強漢盛唐的西域上演過無數次,才打過兩仗的工坊城還排不上號。
正如東漢的耿恭固守西域疏勒城,以區區數百漢軍堅守匈奴主力圍攻,最終等來援軍,成功撤回長安,這便是著名的:十三將士歸玉門。
面對耿恭的壯舉,李申之都得豎起大拇指,敬一句:大神威武。
這樣想來,他依託工坊城繼續防禦金人的進攻,彷彿變得不是那麼困難了。
要知道工坊城中可是擁有段位壓制的科技樹,不該這麼被動才是。
一念及此,李申之將城中的人手重新分類。
士兵們放棄休息開始收拾街道和城牆,工人們迅速返回各自的工位繼續生產。
工廠的生產是連續性生產,一旦突然中斷,物料便會堆積在中間環節,輕則造成物料的浪費,重則直接損壞生產線。
就拿鋼水來說,若是剛好有一鍋鋼水在爐中燒化,又正好因為某些原因導致鋼水無法倒出,時間一長,鋼水便會凝結在爐中,導致整個爐子報廢。
好在方才的戰鬥持續時間不長,工人們趕回自己的工位時,一切都還來得及挽救。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搶修,各條生產線逐漸恢復了生產。
為了防備金人從別的地方挖城牆,工坊城中的宋人集思廣益,最終還是生產線上的工人想出了一個辦法:用鐵汁澆金人。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