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選定一個目標,分別用左右眼單獨透過拇指觀察這個物體,拇指會與這個物體產生不同的位置關係。記下兩次拇指的邊緣,估算出兩次拇指之間的實際寬度,就能測出大概距離。
比如說對面是一座房子,第一次用左眼觀察拇指在房子的左側,第二次用右眼觀察拇指在房子的右側,再估算房子的寬度是十五米,那麼觀測者距離房子的距離大概是房子寬度的九倍,也就是一百三十五米。
這個倍數因人而異,但大體都在九倍十倍之間。平日訓練的時候記住自己的倍數,戰場上的精確度會隨之提高。
這種李申之信手拈來的小知識,在趙不凡眼中堪稱神蹟。
然而這種測量方法終究是個粗略的方法,雖然可以極大地提高第一次試射的精度,但想要真正地在野戰中精確打擊敵人,還需要根據第一次射擊的彈著點進行引數調整。
而這種調整就要複雜得多,需要炮兵熟練的計算能力。
初代計算機,便是為了進行這種複雜的運算而設計出來,李申之在考慮是不是要真的造一個出來。
沒錯,不是計算器,而是計算機,簡稱電腦的那個計算機。
只不過是一臺沒有晶片,沒有電晶體的計算機,由卡紙和圓孔編制執行語言的初代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