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城裡,夯土的御街有多麼地破敗,只有去過開封的人才知道,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不僅御街是夯土的,就連皇宮裡的地面也是夯土的,只有宮殿臺階前的一小塊地方,用石頭稍作硬化。
宮殿也很小,比之開封皇城裡的大殿,連三分之一都不如。
更可悲的是,這一間大殿,是南宋臨安皇城裡唯一的一座大殿。
若是看南宋朝的文書,會覺得宮殿有很多,比如:大慶殿、集英殿、明堂殿、紫宸殿、文德殿、金鑾殿,其實指的是同一座大殿。
它的本名叫“大慶殿”,是舉行朝會時的正式場所。當科舉殿試,進士唱名的時候,它叫“集英殿”;舉行祭祀大典的時候,它叫“明堂殿”;當慶賀皇后和皇帝生日的時候,它叫“紫宸殿”;宣佈重大人事任命的時候,它叫“文德殿”。
在民間,它的俗名,叫“金鑾殿”。
大慶殿很窄,據說下雨的時候,有很多官員不得不站在泥濘的土地裡,打著雨傘上朝。等到夏天溼熱季節,殿內更是悶熱難耐,所以趙構舉行朝會的時間都很早,趁涼快。
好在已經到了冬季,天氣涼爽。
在殿外遇到了趙士褭,還有趙瑗、魏良臣、趙不凡等人,他們將一同進殿受封。
頭一次面臨這麼大的陣仗,李申之的心情很忐忑。
趙士褭看在眼裡,安慰道:“今日你跟著我就行,別的不用管。”
趙瑗也朝著李申之投來鼓勵的眼神。他參加大朝會,祭祀大典的次數很多,說道:“到時候會有禮儀官唱禮,你只需要跟著禮儀官的口令行事便好。再不濟,你跟著我們,我們幹什麼你就幹什麼。”
李申之深深吸了一口氣,放鬆了一下,點了點頭:“好的。”
他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朝堂上將會出現的變數。
秦檜既然已經出招了,說明他一定會對自己達成的和議條款出招。該如何應招,是個大難題。
秦檜身為帝國宰相,在朝堂上經營多年,勢力早已發展成一個參天大樹。而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只有虛職的“處級”幹部,在秦黨面前不啻於一只螻蟻。
好在這是封建時代,皇帝一人的態度就可以左右朝局。
只希望趙構的身體裡,還有那麼一絲絲的血性,還有那麼一點點的骨氣吧。
在來之前,李申之大概盤算了一下朝堂上的形勢。
現在的朝堂上,位列宰執的人員總共有六人,加上皇帝七個人,投票人數上倒是很合理。按照他們進入宰相班子的時間順序,先後是:同籤書樞密院事(軍隊副總)王倫,參知政事(政府副總)王次翁,樞密使(軍隊一總)張俊,參知政事(政府副總)範同,籤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軍隊副總兼政府副總)何鑄,以及尚書右丞相、同平章事秦檜。
在北宋,丞相一般分左相和右相,學名叫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外加同平章事。
到了趙構時期,與金人達成了約定,只保留了尚書右丞相一職,由秦檜擔任,形成了事實上的“獨相”。而尚書左丞相一職,自從趙鼎被罷免之後,便一直閒職至今。
中國古代以左為尊,李申之的父親李綱,曾擔任尚書左僕射,當時的地位尤在今日的秦檜之上。
所謂同平章事,源於三省六部制。
三省為中央權力中樞,分為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其中門下省負責起草政令,中書省負責稽核簽發政令,尚書省率領六部負責執行。
同平章事,指的是可以介入主導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執行。
將尚書右僕射和同平章事的職責集於一身之人,其內涵是將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權力集合在一個人身上,違背了三省制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