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真正的成功。
一夜之間成功的變革都是短暫的,也是不牢靠的。
因為復辟也在一夜之間。
李申之說完之後,在坐的一眾知縣們彷彿茅塞頓開一般,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之前李申之就與他們說過想要逼趙構退位,他們還以為李申之自己想要當皇帝呢。沒想到原來李申之是做的這樣的打算。
如果說之前他們還擔心跟著李申之造反太過冒險的話,那麼方才的皇帝與大臣分權的思想,則變得更容易接受。
從理論上來說,歷朝歷代都是皇帝與宰相分權的設定,但是皇帝卻擁有著絕對的權威,宰相大多數時間只是皇帝的附庸,亦或是皇權的代理人罷了。
究其原因無外乎是兩點:其一,宰相的任免權歸皇帝;其二,皇帝掌控者絕對的軍權。
君主立憲想要成功,首先需要改革軍隊,將軍隊從皇家武裝之中脫離出來,建立一支屬於政府的軍隊。
當然,現在還不到談這個的時候。
倒是張浚和趙瑗兩人被李申之的話嚇得不輕,生怕李申之幹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
他們太清楚現在應天府的軍力了,如果李申之就此調轉槍口,一路突襲南下殺到臨安,禁軍還真不一定能抵擋得住。
一刀一槍地打陣地戰,應天府的軍力不一定能殺到臨安府。
可是應天府軍兵強悍的突襲能力,攻陷臨安城的皇宮,成功率貌似非常地大。
眾人各懷心事,誰也不敢輕易發表意見。
現在說出的每一句話,在未來都會被放大無數倍,或者成為出人頭地的投名狀,或者成為抄家滅族的禍端。
李申之說道:“諸位放心,我是斷不會造反的。只是這宰相該如何與皇帝分權,一直困擾了我許久。諸位若是想要助我,不妨替我起草一份分權的章程出來,待我整理之後向官家上書。”
聽到李申之說自己不會造反,張浚和趙瑗的心情稍稍放鬆下來。
殊不知李申之所謂的不造反,並不代表他會忠於大宋朝。
之所以不想造反,是不希望百姓生靈塗炭。
一旦李申之在應天府起兵,必然會與南方的南宋政權沿著淮河軍事對峙。
而造反之後,李申之的軍事目標一定是滅掉南宋,便會引發一系列的戰爭。
只要是戰爭,不管正義與否,勝負歸誰,百姓們都是受損失最大的一個群體。
明明有和平演變的手段,何必動刀動槍的呢?
一旦打起仗來,國力又要受損許多,想要再度繁榮還需要很久的休養生息。
人生短短几十載,李申之可不想把難題留給後輩們。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在三十歲之前可以當個甩手掌櫃,巡幸天下。
不是九州的天下,而是五大洲、四大洋的那種天下。
大堂上的小朝會一直聊到了天亮,大小相公和各知縣們才各自散去。
當武將們知道真正的宴席到清晨才散之後,不由得慚愧起來。
雖然武將們總是被文官們歧視,但要說起喝酒吃肉的飯量,他們武將打心眼裡瞧不起文官們。
沒成想今日竟然被幾位相公們把他們的酒量給比了下去,不由得對幾位相公更加地服氣。
戰爭暫時平息了,馮益也終於可以領著一群被他洗了腦的天使們回臨安覆命。
在應天府滯留了這麼久,他們回到臨安府之後,一定會被官家嚴厲叱責,甚至發配流放。
然而這幾位宦官的臉上不僅沒有一絲憂愁之色,甚至還隱隱之中有些興奮。
按照馮益的囑咐,他們一定要請求被髮配,最好是使些銀子,被髮配到福建最好。
福建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