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以上幾位將領,可以獨當一面,在戰場上堅守陣地,給來敵予以痛擊。
但是要說到大範圍、大規模、多兵種的協同作戰,唯有岳飛有這樣的能力。
這是戰鬥和戰役的區別。
李申之繼續問道:“姑且假設秦相公真的是金人細作,那麼他必然會促成嶽帥之死,這當是金人給他的任務。”
趙士褭點了點頭,等待下文。
李申之繼續道:“現在回過頭來再看,嶽帥謀反這麼大的事,官家能不知道嗎?”
趙士褭眉頭一皺,覺得李申之的話有些不妥,但卻沒有打斷。
李申之說道:“官家定然是知道的。可是現在案子審了半個月,依然沒有審出一個結果。既沒有給嶽帥定案,也沒有說無罪釋放,大宗正可知官家是如何想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李申之對岳飛之死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這樣一場曠古奇冤,一件充滿了各種巧合,最終必然發生的案子,不可能是某個人單獨的意志可以完成。
它一定是多方合力促成的結果。
秦檜有罪,趙構有罪,張俊也有罪。再往下,万俟卨有罪,週三畏有罪,秦熺也有罪。誰也別想把鍋推給別人。
反倒是金人為了自身的利益,這樣做天經地義,倒是無可厚非。
就連漢人自己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金人殺岳飛不過是為了自己而已。
就拿跪在嶽王廟前的趙構、秦檜、張俊來說,他們三人中但凡有一個人能別那麼下作,岳飛都不一定會死。
趙士褭經過李申之的一番點撥,很快得出了一個讓自己都心驚的結論:官家要殺岳飛。
可是官家為什麼要殺岳飛?
如此忠臣良將,難倒不該放到戰場上建功立業,殺敵開邊嗎?
這個時候的趙構,還是一副中興聖主的樣子,不管是文臣武將,還是軍民百姓,都不認為這樣的聖主會作出如此昏聵之事。
趙士褭神色有些嚴肅,說道:“莫要妄測聖意。”反觀他自己卻是個急脾氣,當下就想要進宮去找趙構質問。
李申之猜到了他的打算,勸道:“不揣測聖意,如何能行忠君愛國之事?若是官家做錯事,我們便任由官家犯錯?”
趙士褭心中一凜,呵斥道:“身為臣子的,應當時時刻刻牢記聖人訓,以身殉道,與君分憂。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哼!”李申之不以為意,展露出自己對這個時代的不屑:“若是進諫有用,那韓世忠為何賦閒?張浚為何罷相?趙鼎為何遠走?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末了不過是一群忠君愛國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