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三聖迴歸(2 / 4)

小說:大宋不夜侯 作者:七桃散人

緊挨著應天府城的是谷熟縣,由於李申之最為熟悉的陸游擔任知縣。谷熟縣距離應天府城最近,交通也最是方便。按照張浚的設想,他想讓陸游也在應天府城中辦公。

虞城縣位於應天府東南,掌控者應天府與臨安的交通線,由最為穩妥的杜陶擔任。

楚丘縣是應天府的東北門戶,地位相對較低,便由名次較低的黃庭擔任。

還有一個下邑縣,距離府城較遠,也是新科進士擔任。

按照張浚的打算,這些新科進士們只是暫時在知縣的位置上歷練一番,很快就會把他們推上知府的位置。

從名義上來說,應天府只管了七個縣。

應天府作為京東路路治,管轄應天府、襲慶府、興仁府、東平府、濟南府五個府和徐州、濟州、單州、濮州、拱州、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萊州、濰州、淄州十二個州,廣濟軍、淮陽軍兩個軍,八十一個縣。

轄區跨越了大半個山東,加小半個河南,加小半個江蘇。

由此可見,當京東路的管轄區域全部恢復之後,張浚手下的七個知縣就算全部升任知州,他手下的幹部梯隊依然存在很大的缺口。

所以說,張浚的步子邁得一點都不大,還顯得有些小了。

人才的培養一定要儘快開始,等到攤子鋪開之後才發現手下沒有可用的人才,那才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抵如此。

受到張浚啟發,李申之也著手開始培養自己手下的人才梯隊,在等待晚宴休息的時間,他把張牧之喊來,讓張牧之儘快聯絡上他們淮北土匪的班底,篩選出一批人才,李申之有大用。

來自淮北的土匪早被張浚給安置下了,這時候也沒個便捷的通訊方式,張牧之只得去府衙裡面找官吏查資料。

幾經周折才查到,淮北土匪們全都被安置到了寧陵縣長亭鎮。

張浚看上了他們的軍事能力,打算讓他們在宋金第一線駐紮,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軍屯。

畢竟應天府距離開封府太近了,兩所府治之間的距離不過三百里,若是算兩府的邊界,連一百里都不到。

就算是步兵突襲,從早上出發,下午也該到了,更不用說金人的騎兵,更是說到就到。

對於這樣的安排,淮北土匪們毫無怨言。

多年佔山為寇的經歷使得他們有了高度的警覺心。

雖在寧陵縣當農民,但他們聚居的地方可謂基礎設施最為完全。他們到達官府指定的地點之後,很快地修建了寨子,設立明哨暗哨,自行安排值夜,儼然一副準軍事管理的姿態。

張浚自然不會讓他們白白付出,而是答應免除他們五年賦稅,並且種子和農械全部白送給他們,尤其是稀缺的耕牛,張浚更是大方地一口氣送了二十頭,以後不用歸還。

別家農民們的農具並不是白給,而是算作官府“賒”給他們,等到三年或者五年免稅期過後,這些農民還需要慢慢地把這筆錢給補上。

看似好政策,其結果如何全看施行的效果。

相傳五代十國年間,就有人把耕牛借給農民用,農民只需要每年支付少許租金便可。誰知等過了二十年,牛骨頭都腐化成肥料長成了糧食,官府卻依然在收當年租牛的租金。

更可笑的是,前朝都滅亡,改朝換代好幾十年了,這項牛租卻依然在收。等到後周郭威建國之後,才算是沒讓這笑話延續下去。

晚宴很豐盛,李申之趕來的牲口死了好幾頭,剛好給大家補一補營養。

臨安府學的同窗們再次相見,如他鄉遇故知一般親切,大家全都上前拉著李申之左看右看,發現這傢伙去商州跑了一趟,變白了,也胖了些。

不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