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義子帶著孫兒遠遁就是。

“那是我給你們的家,你們不守著,誰守?”

宋小五叫退了身邊人,讓今日皆來了的聞杏楊柳都退了下去,此翻叫老夫妻倆過來,一是道別,二是給他們一些傍身之物。

把東西拿了出來,宋小五把北晏抱回了懷中,放到地上,跟小女兒道:“小娘子,代母親與莫公公和莫奶奶作別。”

“是。”北晏應下,跪下舉手作拱,“北晏代母,與公公,奶奶作別!”

老莫叔老莫嬸當下扭過頭,再行嗚咽不止。

與兩老告別,又與父母說了幾句話,宋小五沒在宋家多留,就與德王帶著兒女回了王府。

當晚,老莫叔老莫嬸與義子義孫回了近州,不多日,舉家南遷,自此之後,再無他們音信。

數百年後,一龐大的木姓家族有一子孫因自身興趣所致,大修祖譜,追根溯源,發現自家祖先由莫姓改姓而來。

**

這一年的秋末,舉國豐收,唯獨德王封地晏城收穫了了,又遇上百年一遇的沙塵暴,沙塵盤旋於晏地上空,近月不去,晏地百姓投走他鄉,眼看封城已成危城,命在旦夕,德王向上請求回封地坐鎮。

皇帝不捨,道不願皇叔回危城受難,願意留皇叔在都城頤養,派朝中大臣前去晏城幫皇叔解救封地,待封地恢復往日繁榮,皇叔再回去不假。

德王被氣得在朝廷大哭了幾日,每日都表述晏地用先皇賜他之職,他生是晏地之王,死亦是晏地之鬼,不願皇帝為他為難,還折耗國之棟才。

兩叔侄在朝廷鬥智鬥勇,惺惺作態,你來我往了好幾回,在得知晏地冶練兵造之才已經投誠,在往燕都的路上,又留下了德王世子的那位老師,把晏地的五萬護城軍砍到了三萬,燕帝才鬆口讓這一家子回去。

德王罵罵咧咧地帶著王妃世子上路了。

前行時,皇帝令太子代他前來送行。

送別臺上,太子含淚與叔祖父作別,情到深處之時行了跪拜大禮,坐於馬上的德王見大孫子這麼大了還不懂事,頗有些憂慮,等一行駛離了都城,他鑽入馬車,與王妃道:“信兒回去,他那父皇可不見得會誇他。”

太子之重情重義,比德王有過之而無不及,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他當個好兒子好兄長無疑是極好的,但當個太子,尤其是燕帝這樣的皇帝的太子,就未必是什麼好事了,宋小五沉思半晌,方才淡道:“但願他有那運氣。”

有那長命的運氣,有那當皇帝的運氣。

這些年德王府一退再退,如若不是晏地已成遲暮之相,人也被皇帝挖得差不多了,皇帝絕不會這麼輕易放他們回去。

他對德王府以及德王,已到得理不繞人的地步。

朝廷附和帝王者眾多,起初還有幾個會為德王府說話的,後來見帝王不喜,還被打壓,漸漸地就無人再提了。

但人人心中都有一本帳,孰是孰非,長著眼睛的心裡都有自己的數。

而皇帝不擇手段挖回去的人,未必是他的人。

正如他的忠臣,有朝一日,未必會是他的忠臣。

第216章 第216章

平昌十七年深秋, 一早,西北晏城一早有急馬持旗入城。

快馬一進城門,早已上馬等候的兩名護城兵夾馬相送,等到了王府, 傳信兵下馬抱拳謝過兩位兄弟的護送,快跑進府。

護城兵見王府護衛未加阻攔,放心離去。

晏地時有快訊而來,城門不得加以阻攔, 但恐途中生變,城門必有精兵等候相送至王府門□□接。

少焉, 德王在書房內收到了西北軍統帥大將軍前日凌晨給他寫的信,信中道皇上密使秘密進入了西北他的帳中,西北要完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