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是問題,唯一稍稍麻煩點的是製作工藝。
此前,華國人因為喜愛藏鋒、含蓄之美,並不太能欣賞美得比較有攻擊性的琉璃、水晶類材質。為了適應上層的審美喜好,工匠們在製作玻璃器的時候使用的是原材料為鉛鋇的玻璃粉,製作手法便是簡單粗暴地將其放在模具內加熱,脫模後再進行打磨即可。
這樣製造出來的玻璃形制單一,且因為加熱時溫度不可控,廢品率較高。但因為這種鉛鋇玻璃透明度低,帶有玉石的光澤,再加上玻璃可以加以調色融合,成品即可以假亂真。又因其製作時候需要熬製,所以在民間它還有個特別貼切的稱呼——藥玉。
在北宋時期,當時的遼國就非常擅長製作玻璃器皿。當時的遼人對漢人文化相當痴迷,所以他們給自家的玻璃器取名瓘玉,這個叫法也傳承到了元政府時期,而阿土所在的麗江地區又恰巧受到北元文化的影響,因此他脫口而出的便是這個名字。
藥玉也好,瓘玉也罷,從根本上他們的製作手法和原材料就是走了歪路。
鉛鋇玻璃雖然能達到霧濛濛的效果,但它耐熱性差,且含有毒性,加上同時期又出現了精美溫潤的瓷器,工匠們自是不會想方設法去改進玻璃,玻璃器便一直以裝飾物的身份存在。
任何不能進入百姓生活中的物品都註定其只會是小眾器物。事實上,只要改變一下玻璃的原材料,再最佳化一下玻璃的製造技術,就能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現在,這扇大門的鑰匙就握在木白手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