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不幹,要幹就要幹最好的,他打算收集民間散佚的孤本重新抄錄整理,編一套史無前例的文獻大成。
事實上,當他在大朝會上說出自己的決定時,有九成九的官員都請他「三思」。
皇室有三大耗錢專案:打仗、造宮殿,還有一個就是修書了。
別看修書動靜很小,看起來也頗為簡單,就是將書冊抄錄一遍,最多也就是改個錯別字再思考一下選這篇還是那篇。事實上,這項活動耗時耗力得很,一些隱形成本疊加上去,那可不是一點兩點耗錢。
旁的不說,就拿如今放在文淵閣裡頭的《元史》來說吧,當年它的編纂名單可謂是星光熠熠——左丞相李善長為監修,名滿天下的江東二儒宋濂、王褘為總裁,靠著兩位儒生的人脈,明朝廷請來隱於山林之中的十六名隱士,並學子無數,在元本就有汗青記載的情況下都用了一百八十餘天才倉促整理完畢。
因為編纂得倉促,加上缺乏彼時北逃的順帝資料,洪武帝又派人去民間收集資訊,一年後重新開局,這次只順帝紀加之禮儀、食貨志,便用了一百四十餘天。
也就是說,在洪武三年,大明朝廷辦公效率最高、歷史資料最全、國家最支援的情況下,編纂一冊史書就用了近一年的時間。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兩位總裁幾乎是被耽誤在了這件事情裡面,他們以及輔助幫忙的翰林所要承擔的工作全都被移交給了旁人。要知道大明的朝廷編制人數本就是社畜級別,那一年,那些被抽調了工作人員的部門簡直都忙瘋了,所有人都像陀螺一樣連軸轉,轉到人都要暈過去啦!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