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連連傳回捷報,百姓交錢交的是不是也痛快一些,你老打敗仗,百姓怎麼放心把銀子孩子交給你。
也僅僅是百姓開心,朝野上下已經憂心忡忡,這點喜悅,不足以衝散他們的憂愁。
首先是南方十洲現在只拿回來了四洲,而戰損的數字也是相當恐怖的。
其次是,文官集團,這些天都在勸聖人挪動一下位置,畢竟,之前南方打仗時他們也不瞭解百越,他們也沒有坐在這個位子上。
現在北方打仗了,他們可太瞭解這個雄居北方的霸主了。
北胡人,從齊在的時候,他們就在了,就縷縷有衝突發生。
雙方的瞭解也非常身後,雖然一直是敵對關係,雙方的人也有貿易上的往來。
北胡的版圖比大魏還要大,就是人少,並且熱愛學習,這些年,沒少在大魏學一些先進的學問,他們的土地適合耕種的面積不大,但那只是針對於他們的版圖而言。
真算下來,純粹的耕地面積,跟大魏也差不多。
北胡換了這個國主之後,以及大魏先帝登基之後,雙方只有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鬥。
其實就是北胡看大魏和大齊剛剛交戰完,想趁虛而入,然後被武王攔在武洲之外。
在就是很小的摩擦了。
很有可能是跟大魏一樣,內部發生了什麼問題,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向來團結好戰的北胡人,內部也一定有什麼自己的問題,大魏這邊就不得而知了。
但不管人家怎麼都,反正大魏沒聽過他們動兵了,也就是說,戰鬥力是沒有絲毫減弱的。
之前武王之所以能逼退北胡人,是因為武王身後還有大魏,還有葉家軍。
現在,武王身後什麼都沒有了,武王再厲害,趙家軍再厲害,他也只有三十萬人了。
而北胡,起碼一百五十萬的大軍,其中,騎兵更是高達一半以上!
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
他們不敢相信武王如何可以抵擋住北胡的鐵騎,想讓聖人往後面撤一撤,即便前有狼後有虎,那狼也比虎強啊,存活的機率也大了一些。
同時,朝廷上對於葉展也頗有微詞,一是葉展現在尾大不掉,真要讓他成了,這天下可真就是人家打下來的了,還有大魏皇室什麼事麼?
再就是葉展激進的做派,讓他們害怕,打的太快了,兵要打沒了怎麼辦?
總之,各自矛盾讓文官們每天憂心忡忡,只能怪罪這個怪罪那個的,但是,除了葉展,他們也想象不到更好的人選,所以也沒有什麼人彈劾葉展!
直到,直到北邊還沒出什麼事,南方出事了的時候。
天喜十三年。
但大魏開始三面圍攻,並且拿下江南城時,百越終於做出了像樣的反擊,壓抑已久一動手必是雷霆之勢。
並且百越可以說是用大魏的方式打敗了大魏,大魏三面圍攻,百越出乎意料的不再管連州,而是直奔滄州後方,海岸線先燒燬大量渡船,隨後趁著滄州兵馬去連州後方空虛,直插大魏後方補給線。
大魏一條補給線被切斷,守護補給線的將領戰死。
滄州兵馬趕緊回援,進攻方的補給線和防守方一點也不一樣,擁有堅城,儲存好糧食的話,堅持個一年半載不是什麼問題。
但進攻方不行,進攻方是在隨時移動的。
滄州兵馬回援,百越前去襲擊的騎兵也並沒有就此迴轉,而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與滄州兵馬大戰,這一戰,滄洲!也就是大齊先前領兵的將領,戰死。
要不是關鍵時刻,原本的副將接替指揮位置,先行撤退,這支兵馬恐怕會被全軍覆滅。
滄洲兵馬撤回阿豪的營中,百越兵馬也並沒有留在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