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轉眼一個多月過去了。
李俊業不僅招收到了充足的兵源,還招募了不少流民,足足有近千戶,小小的望雲堡根本無法容納這麼多人,以至於至少有一半的流民都安置在城外。
隨著天氣的轉暖,李俊業也開始安排大量的人力出來開墾荒田,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夠播下今年的第一次種子。
經過竄山虎這一戰後,俘虜和收納了不少的人。
至於那些俘虜山賊的處理就簡單多,李俊業直接找來了,燒製磚瓦的窯戶,將這些山賊全部交給了他,讓他帶領著他們在磚瓦窯裡面燒磚。
至於收容的那一群無家可歸的女人,李俊業決定建立一個紡織廠來安置她們。
這些日子 ,李俊業一直在為開辦紡織工廠的事情而忙活著,堡內的人已經好幾天都沒有見到他的人影了。
因為這幾天,他都把自己關在屋內,憑藉著自己在前世歷史書中記憶,正在設計未來紡織廠必不可少的兩個工具——珍妮紡紗機和飛梭。
珍妮紡紗機被後世的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而珍妮紡織機的出現,客觀上是因為飛梭的發明,大大的加快了織布的速度,刺激了棉紗的大量需求,所以兩者的關係,前者是紡紗的,後者是織布的。
有了這兩個東西的發明,李俊業對於自己的紡織工廠信心滿滿。
這日李俊業經過了幾日的絞盡腦汁,終於將珍妮紡紗機和飛梭的圖紙畫了出來,他來到了工匠坊,
“大人,小的們看過這圖紙,覺得這個也不難。”
周大德和張玉休仔細的看完圖紙,頗為自信的對李俊業說道,有了上次水力鍛打機的經驗之後,這次他們更是信心十足。
李俊業開心的說道:“既然不難,那我們現在就開始。”
他們首先做的是飛梭,飛梭其實是一個零件而已,就是安裝在滑槽帶著小輪子的梭子,然後在滑輪兩側裝上彈簧,然後用皮繩將它兩端連結在織機的上端,用手從上控制飛梭的運動。
這東西畢竟簡單,所以也先於珍妮紡紗機的出現,但是不要小瞧了這個小東西,它卻將人織布的速度提高了近一倍,以前傳統的梭子,是需要人將兩手在織布的經線中穿行,所以因為人臂展的因素,單人是織不了很寬的布的。
但是因為飛梭的發明,他使單人能夠織很寬的布,從而提高了單人織布的效率。
張玉休拿了圖紙之後,先是和手下的木匠們簡單的照著圖紙交待了一下,接下來五六個師傅就開始分工製造飛梭所需的各個零件來,張玉休負責最為精巧的輪子。
周大德這邊也沒有顯得,他負責製造的是飛梭兩邊的彈簧,現在李俊業也算上是家大業大了,他鐵匠鋪裡什麼樣的好鋼好鐵都有,只要買得到,沒有李俊業捨不得花的銀子。
經過半天的努力,終於將飛梭所需的所有零件一一做好,接著張玉休帶著人親自按圖組裝起來,沒多長的時間,李俊業設計的飛梭,就和圖紙不差分毫的出現在李俊業的面前。
造好了飛梭,現在就是實驗了,好在堡內還有一臺織機,李俊業讓人抬來,將織機略微改造了一下,讓它適合飛梭的安裝。
沒多久的時間,工匠們就順利完成了改造,成功裝上的飛梭,李俊業讓人試了試,飛梭果然在織布機裡穿行如梭。
只需再將這織機寬度,再加寬到合適的寬度,就可以充分的發揮出飛梭織寬布的效率了。
接著是製造珍妮紡紗機了,正常的手搖紡紗機,一次只能夠紡一根線,珍妮紡紗機雖然也是手搖,但一次卻可以同時紡八根線,也就是說以前八個人做的活,現在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做。
所以很多人,甚至都把珍妮紡紗機,當做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