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補回來。”
這麼一說,網友也明白了。
【那慘了,?黃剛才讓幼崽嚇得摔了個跟頭,後面指不定怎麼報復呢。】
【小心眼跟我家貓一模一樣啊,有天不小心踩到它尾巴,結果晚上就埋伏撓了我一道。】
【別嚇我,我剛帶它絕育回來。】
【樓上的睡覺前記得關好門,不然明天起來少東西就危險了。】
【別怕,醫學發達了,二十四小時還能接上。】
【完整的可以,貓吃了就說不準了。】
林智也是佩服網友的聯想力,從?黃的一掌能聊到那裡去。
反正有超管看著,他又把注意力放在屋裡這幾隻動物身上。
幸虧今天來得及時,不然?黃那一口下去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林智知道讓四隻原住民接受幼崽的存在需要時間。
但他不能一直守在它們身邊。
所以得儘快想辦法讓它們接受幼崽。
林智打量眼前的一排的動物,三隻哺乳類和一隻非哺乳類。
少數服從多數,那就按照哺乳類動物的辦法解決。
只要讓它們學習收養幼崽的方法應該行得通。
在動物界,動物收養同類甚至異類幼崽行為是存在的。
但林智找遍網上也找不到大猩猩或者老虎收養熊貓幼崽的事例。
不過想想也離譜,要不是知道養雞場的實際情況,並且親眼所見它們待在同一個屋子裡。
林智也不會相信它們能沾上關係。
最後林智打算參考別人發的家寵接受新生兒的教程。
主要是確實符合實際情況。
方法有三,一是熟悉氣味。
熟悉的物件有新生兒用過的東西或者糞便,甚至是新生兒。
低頭看了眼懷裡的幼崽,林智直接採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林智一手抱著幼崽逐一靠近四隻原住民。
首先是最早收養的阿雕。
“阿雕,這個不能吃,懂?”
林智指著幼崽,同時那隻手隨時做好防守的準備。
他了解阿雕嗅覺一般但視覺很好,主要是讓它看清楚,並告訴它這是自己人。
“嚶!”
林智滿意點點頭,換下一個。
“泰山,這個……對了你不吃葷,這個長大能陪你打拳,看好它。”
說到打拳,林智特意演示兩下,幫助泰山理解。
看到招式泰山眼睛一亮,跟林智碰碰拳。
行,又搞定一隻。
林智剛蹲下身子,?黃看到幼崽就要撲上來。
林智早有預料,一手按住虎頭威脅。
“?黃,再不聽話,今晚不給雞吃了。”
聽到雞,?黃立馬往後退回去,蹲坐在地上看著林智,一臉乖巧。
對於嗅覺敏感的動物以氣味為主要的資訊來源。
正確的聞嗅行為很重要。
像是路上一群狗碰到後相互聞屁股不是重口,其實跟人打招呼一樣。
這個行為是狼日常交流就有,所以屬於遺傳。
而貓不太一樣。
野貓是高度獨居動物,並沒有聞屁股打招呼的習慣,也不可能讓別的同類聞。
所以一般侵略到領地的話就直接開打。
由於人類的馴化飼養,家貓面對一家多貓,逐漸出現遷就的情況。
它們需要靠聞屁股分析對方的本能,從而確定家庭地位。
而異性之間更多是繁殖期才會出現,多半是交配前出現。
雖然都是三個月,一隻是熊,另一隻是貓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