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一聲悶響,智光大師的五臟六腑如被重錘擊碎,鮮血從他的嘴角溢位。
他瞪大雙眼,一句話都沒能說出來,就倒在了地上,眼神中殘留著驚恐之色。
那驚恐的眼神,彷彿凝固在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蕭峰看都不看一眼地上智光大師的屍體,轉身大步流星地走出禪房,那決絕的背影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只留下禪房內那盞將滅未滅的孤燈,在風中瑟瑟發抖。
那孤燈的微光,在黑暗中顯得如此微弱而無助。
蕭峰知道,在原著中,智光大師在蕭峰追查“帶頭大哥”身份時,為了保護真相,選擇服毒自盡,將所有罪責攬於己身。
原著中的蕭峰沒有殺害智光大師,是因為智光大師的自我犧牲、蕭峰的仁義性格、智光大師的德高望重,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蕭峰無法對智光大師下手。
不過現在的蕭峰已經不是原著中大仁大義的蕭峰了。
現在的蕭峰只會盡全力保護自己愛的還有愛著自己的人,對於仇人還有敵人,蕭峰不會有任何一次手軟。
蕭峰在小時候就學過孔子的思想。孔子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不贊成“以德報怨”,即不主張用恩惠來回應怨恨或惡意。
孔子認為,如果用恩惠來回報怨恨,那麼用什麼來回報恩惠呢?
因此,他提出了“以直報怨”的觀點。這裡的“直”指的是正直、公正、不偏不倚的態度。
在面對怨恨時,應該以正直的心去對待,分析對方為何對自己不好,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則修正自己的行為;
如果是對方的問題,則沒有必要委屈自己討好別人,事情該怎樣處理就怎樣處理。
這些話是蕭峰自己在內心中說的,他懶得跟智光和尚這種人說。
蕭峰如一陣狂風般從天台山止觀寺奔出,腳下生風,身形在山林間急速穿梭。
每一次落腳,都揚起一片塵土,他的心中滿是對阿朱的擔憂,那擔憂如同洶湧的潮水,一波一波地衝擊著他的心房。
雖然臨行前特意換了一次客棧,他和阿朱也易了容,可這江湖波譎雲詭,那些恨自己的丐幫弟子就像暗處的毒蛇,萬一被他們發現,就會給阿朱帶來致命的危險。
他一路疾馳,衣袂在風中獵獵作響,如同戰旗在沙場飄揚。
他的眼神堅定而凌厲,眼中只有前方通往越州客棧的道路。
一路上,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阿朱可能遭遇的種種危險畫面,那些畫面如噩夢般纏繞著他,讓他心急如焚。
當他終於趕到客棧,腳步未停,徑直衝向房間。
他的心跳急速加快,手放在門把上時,竟有一絲微微的顫抖,那是對未知的恐懼,害怕推開門看到的是不想面對的場景。
推開門,蕭峰看到阿朱安然躺在床上,恬靜地睡著,就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
她的臉龐在清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柔和的光暈,長長的睫毛在眼瞼下投下淡淡的陰影,呼吸均勻而平穩。
那畫面如同寧靜的畫卷,瞬間撫平了蕭峰心中的焦躁。
蕭峰站在門口,靜靜地看著阿朱,眼中的擔憂漸漸化為柔情。
他心想:“還好,你還在,還如此安然。這江湖的險惡,我定不會讓它靠近你分毫。”
他的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溫暖的笑容,那笑容彷彿驅散了他心中所有的陰霾,讓這個冷峻的漢子有了難得的柔情。
在這一刻,世間萬物都已不再重要,只有心中的一片寧靜。
那寧靜如同一泓清泉,在他的心底流淌,滋潤著他那顆歷經滄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