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第一節大課是會計學原理。
韓烈已經擁有3級的【會計學】專業知識,全面覆蓋了基礎內容。
不管是臺上的老師,或者是課本教材,都講不出來什麼新東西了。
所以,韓烈索性掏出筆記本,開始梳理自身的知識結構。
原本以為會很簡單。
結果真搞起來才發現,這事兒比預想中難得多。
3級知識的水平,是熟練應用。
描述籠統,實際界限更模糊。
講白了:現在韓烈完全不清楚自己能夠做到什麼、做不到什麼。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拿出來一堆原始票據,如果是一個老會計,簡單翻兩下就知道,這本賬自己能不能做。
可是韓烈不同。
他得親自去做了,然後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有可能行,有可能不行,五五開。
他對自己的能力界限,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
因為知識一股腦的塞到腦子裡,既缺乏實踐,又缺乏系統的整理。
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不抓緊梳理清楚,隨著知識越塞越多,就會越來越亂,越來越難以整理。
倒是不至於爆頭什麼的,沒那麼扯。
但肯定會有巨大的浪費——對智力的浪費、對知識的浪費。
以及,經常性的判斷失誤。
不能夠給決策提供正確依據的知識,有時候甚至會是負擔。
所以韓烈決定,最近一段時間什麼都不折騰,就專心梳理知識結構了。
那麼,首先要搞個章程出來。
韓烈開始在筆記本里陳列要點,做整理計劃,一二三四的寫清楚。
一、數學是基礎工具,要第一個處理。
二、英語和文學是純文科,放到最後單獨處理。
三、確定金融學主幹核心的地位,其餘一切相關學科都要為其服務。
四、會計學要有側重,不需要精通做賬,更不需要擅長實務,主要搞懂四大塊兒即可。
分別是:《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稅務》、《風險管理》
最終目標是——
看得懂賬本與報表、懂得控制成本與風險、不會在稅務問題上踩坑。
足矣。
五、法學同樣要有側重,經濟、金融、證券相關法律是主要方向。
刑法之類的,日常夠用即可。
張三老師曰過:非專業人士,不要把刑法鑽研得太深,否則你會經常惦記著怎麼挑戰一下……
一旦挑戰失敗,那可太刑了。
六、心理學要作為第二重點,努力深挖。
深挖方向是群體心理,為將來研究市場情緒打基礎。
日常生活中,心理學的某些分支也非常好用。
比如撩妹,比如泡妞,比如勾女……咳咳!
七、營銷學的主要作用,應當是自我營銷,塑造自身品牌。
對外則無必要。
打工是不可能給別人打工的,要獲得社會地位,創業才是正確方向。
八、建立起以金融為骨架的知識體系之後,要及時新增血肉。
比如政治學、國際關係學、管理學、經濟學……
不求全部精通,但要形成一張大網,保證視野內不會存在死角。
最終的目標,是鍛煉出足以穿透時間謎霧的目光。
只有看得比別人更遠,才能永遠不敗。
九、培根在他的哲學著作《新工具》中寫道——
“人類知識和人類權力歸於一。
因為凡不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