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發展中的難題14(2 / 2)

小說:華星創業 作者:山高路遠月明

大後年,便能擁有華興自己的海上武裝艦隊。

為了凸顯其重要性,王海洋還給這批船起了個響亮的名字,稱作“曙光”系列。

面對如此節奏,梁繼盛多少有些發愣,合著還需一年多,才能見到新船,居然還是試驗性質?不就是造個木船嘛,用得著這麼複雜嗎?

見梁總神色狐疑,陸冠南連忙作出解釋。

之所以將第一艘帆船的建造週期拉長到一年多,主要還是因為經驗有限,加上咱們造的是一艘真正的“新船”,用一年的時間完成建造、下水,已經算快了。

經驗這塊就不多說了,除了現代技術支撐之外,所有關於木製大帆船的建造細節,咱們這邊基本一片空白。

湯家手裡倒是有一部船書,經過湯岱的回憶、複寫,裡面盡是些圖示,或者概略描述,一個精準的引數都沒有,只能算是一本造船指南,距離現代社會的規範要求,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相形之下,陸冠南等人對港內廣船,以及“金色世界”號的測量、計算,最終形成的設計文件,都比湯家那本船經有價值的多。

除了經驗空白之外,新船的難度還在一個“新”字。

說白了,曙光一號與廣船差異極大,倒是和番船多有相似,但也絕不是照貓畫虎那麼簡單。

實際上,擁有整套船舶3d計算機輔助設計、建造系統(cAd)的華興人,是要在佛郎機造船技術的基礎上,製造出一艘線條更加優美,各項指標更加符合科學規範的新型戰艦。

由此一來,華興人建造的第一艘帆船,必然是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加持下,融合古代造船工藝的而來的“新型”艦船。

像這樣一艘新船,自然不能鋸開木頭就上船臺。

另外,涉及到木料乾燥技術,夾板、船肋等重要部件的變形技術,各處桅杆的捆綁製備技術,都需要一點點摸索,最終形成規範、經驗,並在後續造船中加以應用。

除了造船廠本身需要不斷摸索前進之外,工業部還需配套完成帆布織造,火炮、鐵彈製造,以及船用鐵釘、鐵箍等部件的生產工作。

若是趕不及的話,像船帆、鐵釘等必需品,就得發展部組織人手,尋求外購渠道。

所有這一切,都將是一場從頭開始的探索、奠基之旅,哪一個環節拖後腿,都會讓建造工作停滯不前,若是遇到難關的話,停下來也是有可能的。

林林總總下來,基本和現代社會的大型系統工程差不多了,即便想加快建造節奏,怕是也沒那個本事,更不符合實事求是的精神。

陸冠南給出一年的期限,已經是在倒逼自己加緊用功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