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 章 264(一更)(1 / 4)

早在光熹年間喬琰想要請華佗正式入駐樂平的時候,她就有考慮過將張仲景請來的事情。

也或許這個情況還應該追溯到更早的時候,就是在她決定於樂平種植薯蕷、積攢起第一筆身家的時候。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到了宋代的時候就已經變成了殘簡,其中關於雜病的部分就被整理成書《金匱要略》,裡面正有對薯蕷丸的記載。

從薯蕷聯想到他並不難。

比起華佗在外科手術上的創舉,張仲景更長於中醫從理論到實踐的體系構建,以漢末大疫,也就是他所記載的傷寒病症形成了他的醫療方劑學的主要紮根方向,對喬琰來說同樣很有實際應用的意義。

雖然如今還不是張仲景在建安十年開始撰寫《傷寒雜病論》的時候,但在桓靈二帝年間所發生的各種災病,席捲至於南陽郡範疇的依然不在少數,張仲景又是從十歲開始跟隨同郡醫者學習醫術,到如今已有三十年的時間了——

這足以讓他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者了。

為了即將到來的蝗災和大疫,喬琰寧可損失一部分利益也要讓各地莊稼中間隔種植豆類作物,也要將酒業牢牢地把控在自己的手中,又如何會錯過張仲景這樣的醫中之聖。

若喬琰並未扶持劉虞在長安繼位,自己也未曾從原本的幷州一地變成與荊州接壤的狀態,她是很難請到張仲景來此的。

誰讓南陽張氏這樣計程車族身份和張仲景父親曾經在職為官的履歷,讓荊州在察舉孝廉之時毫無懸念地將他選了上去。所以早在十幾年前他就已經在荊州為官了。

身在幷州涼州的喬琰無權將他排程過來,頂多邀請在野的華佗。

現在卻是將他請來的條件和必要性都滿足的時候了!

聽衛覬給出了個肯定的答覆,喬琰示意人將那南陽張氏的年輕人請到她的面前。

喬琰打量著對方有些拘謹的表現,笑道:“現在已不是論酒會的時候,這裡也是長安郊外而不是長安城中,你徘徊在此地未曾離去,也大可以解釋成是要欣賞長安郊野的日暮風光,順便醒一醒酒,難道我還能因此將你以什麼窺伺之罪抓捕下獄不成?”

這年輕人尷尬的面色微有一緩,“並非是有意為之,只是……”

喬琰道:“有話便說吧,我見你方才聽聞高純度酒能防治災病的時候就舉止有異,可見是有話要說。扭捏避諱反倒耽誤大事,還不如直接說個明白。”

被她這一打斷加之鼓勵,那年輕人回道:“君侯容稟,我聽聞防治大疫中有奇效而失態,實是因為,光和與中平年間大疫,我南陽張氏子弟由原本的三百餘口陡降至二百餘人,足有三成的子弟親眷喪命,家中伯父自小學醫,堪稱醫術精通,這兩年間已將研習目標轉向了傷寒症,驟聽此物於大疫有用,卻又需限額髮售,便想……”1

“先替伯父多求購幾份帶回南陽。”

似乎是擔心喬琰覺得他的用意,他連忙解釋道:“我伯父確實長於醫道,如

若君侯不信,可令人往南陽一行。”

喬琰回道:“這就不必了,方才我已與伯覦確認過了,若非南陽張氏有張仲景,我還不會將你召來一問。不過求購一事便罷了吧。”

那年輕人的臉上頓時流露出了幾分失望之色,想著喬琰如此雷厲風行地推行限酒令,或許確實不該做出什麼打破規則的舉動。更何況他還是荊州人,而非司隸人士。

但他旋即又聽喬琰說道:“昔年何伯求對荀文若有王佐之才的評價,如今文若任職侍中,才華顯揚,確有王佐之能,我聽聞伯求先生對張仲景也曾有一句評價,說他——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不知是否有此事?”

何顒這話中的評價說的是,張仲景雖然才思過人卻沒有做官的氣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