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琰與系統所說當然不是全部的理由。
如有農書在手,並不只是推行之中可以活多少人,更重要的是,她可以額外養多少人。
一旦漢室崩塌,要搶在孫堅前頭拿到玉璽,甚至是從他手中將這個玉璽搶奪過來,都是一件有可能性達成的事情。
可若是要讓喬琰從幷州之內的農人之中篩選出種田本事更強的,而後再分派到各郡去進行傳授教導,再讓她挖空心思,從腦袋裡發掘出那些有利於農田增產的法子,所要耗費的心力著實是太多了。
此前她還被禁足在樂平境內的時候,因距離劉宏駕崩還有些時間,她是能有這等閒情逸致透過研究《汜勝之書》來折騰那養豬之法,繪製田地種植的竅門,然在如今所掌控的範圍已經從樂平擴散到了幷州全境之時,再去做這些事情就未免顯得不合時宜了。
二者權衡利弊,結果不言而喻。
倒不如直接用那並不真代表著天命所歸的玉璽,去交換農書。
一旦糧食產量足夠,她甚至能以匈奴人鮮卑人為那兩處露天礦坑的傭工,而不必只透過幷州世家的利益置換,讓他們將族中負責礦產挖掘的隱戶給交出來。
所以換!
她這謀士系統也著實是讓人覺得傻白甜了一點,對面都說了廣積糧是為了造反,它倒是還記得喬琰之前說的,她此番種種都是在效仿曹魏的幷州刺史梁習所為,並未懷疑到她打著的也是這個想法,而是在聽她做出了決定後就跑去跟對方聯絡了。
這一次不必有個三日的搜尋時間,沒過多久,它就將這份交易的保證書遞交到了喬琰的手上,在她將契約簽訂完畢後,出現在她手中的便是一本北方種植農書。
喬琰翻閱了兩頁便發覺,她此前所覺的交易划算,可能還是往少了算的。
農書之中說是說的適用於北方種植,但也只是在選種育種、耕作季節和方式這些環節上更加符合北方的環境氣候,卻並不意味著書中的東西只是如此。
不知道是因為對面宿主的閱歷見識還是因為對面的種田系統中所儲備的知識,在這本農書之中有不少土化肥的記載。
比如說土氨水和土硫酸。
後者並不代表著真是硫酸,而是相當於硫酸銨的肥效。
而這兩種肥料的配置,在漢朝的條件下都有可能能做到。
稍有些特別的製作原料也就是一個熟石膏粉。
漢朝有石膏嗎?自然是有的。
西漢時候淮南王劉安製作豆腐,就是以石膏點豆腐。這農書之中甚至貼心地備註上了,在山西臨汾一帶就有石膏礦,如果要往北邊來一點應該也能找到。
這便再方便不過了。
至於從生石膏加工出熟石膏的過程,喬琰總歸是還有些印象的。
她又順著這本農書往下看,看到的便是關於複合肥底肥的記載,此肥所用的材料確實是要比上面的麻煩些,其中還包括了動物骨骼,但這是氮銨磷複合
肥,肥效確實足夠高,在緩效釋放中足以提高不少糧食產量。
動物骨骼……
看到這裡,喬琰的神思便不自覺地朝著北方飄去。
哪裡能獲取到動物骨骼?除卻她讓人在樂平養殖的豬之外,遊牧民族的牛羊馬匹中經冬宰殺的,肉自然是進了那些胡人的口中,可是骨骼呢?
大約除卻被他們製作成骨制用具之外,剩下的部分都被埋在了草原之上。
這實在是一筆不菲的來源!
相比起如今罕有吃得起肉、收集動物骨骼不易的幷州境內,胡人的吃肉完全是因為種植所得不足以填補食物所需,也確實有這樣放牧養殖的環境,其中是有數額優勢的。
而這些動物骨骼,正可按照這農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