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各大榜單中,雲海復大版本的醫療榜單具備權威性。
天華在綜合排名榜單連續好幾年穩定在前五的位置,今年往前進了一步,來到了第四位。
華國醫療圈對天華的崛起並不感到奇怪,甚至有人認為天華醫院已經有能力衝擊前三。
在十佳科室榜單中,天華醫院有多個科室進入前三榜單。
其中包括急診、骨科、肝膽、神經外科,至於胸心外科、血液科、面板科成為第一,創造建院以來最好成績。
天華在榜單的名次提升,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招人變得簡單,尤其是那些想要出成績的青年專家,想方設法地要進入天華。
天華對此倒也喜聞樂見,這些青年專家都是帶著專案來的,儘管他們還沒有在業內打造出一番天地,但潛力巨大。
更重要的是,背後有頂級大咖資源,吸納進來,培養個三到五年,勢必會迎來全面爆發。
有得必有失,天華醫院也得罪了不少同行。
在粵省政府的支援下,有了足夠的資金和人才政策,所以挖人挖得特別狠,許多醫院的頂尖高手都被高薪請了過來,所以除了外科的優勢之外,內科的實力也增強不少,這是為何綜合排名飆升的關鍵原因。
早在一兩年前,談起天華醫院,粵省市民第一反應比不上南協醫院。
但現在呢,外界的評價是,天華醫院的副主任醫師都比南協醫院的主任醫師要厲害。
不是吹牛。
副主任醫師是醫院的核心和主力。
常洪波在任期內就開始偏重對青年醫生的培養,江強上崗之後,延續了常洪波的思路,所以現在天華醫院稱得上人人如龍。
趙原面試了兩個博士,委婉勸退,從形象和談吐來看,這兩個博士的素質都不錯,只可惜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型別,更適合前往高校做一些研究,但站在醫院的立場,連手術器械都認不全,怎麼能用?
華國的醫療教育有優勢,也有劣勢。一大堆碩士和博士,畢業之後發現在科研領域發展沒錢途,再掉頭就進了醫院。
這群人放在醫院人才體系,任何測評都可以達到優秀級別。
有論文,有科研,甚至有些人的獎狀、證書達到傑青的標準,但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看病。
含金量究竟有多少,趙原試一下就知道了。
有人說,你可以培養嘛!
這種觀點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博士的價格和碩士、本科畢業的價格可不一樣。
醫院高薪聘請這麼貴的人,還要再輸入資源培養,有點得不償失。
最重要的是,讀書讀到博士,年齡已經很大,讓他們重新升級看病的技能點,有些太為難他們了。
趙原面試結束,郭志昌找了人過來,臉上帶著笑容,身後跟著彭學仁。
彭學仁是之前趙原“撿來”的教授,在原單位過得不如意,來到天華東區醫院之後,趙原安排郭志昌幫他組建了一個團隊,並提供足夠的資源,所以彭學仁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之前一段時間整天埋在實驗室裡,變成了第二個郭志昌。
郭志昌跟彭學仁的關係不錯,因為年齡相近,性格也類似。
“趙院長,告訴你一個好訊息,老彭搞出了一個新藥,對結核病有不錯的效果。”
趙原愣了一下,眼中露出喜色,“那實在太好了。彭教授,你的效率太高了,加入天華還不到三個月吧?”
彭學仁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我也是靈感爆發,這是產品報告。”
趙原拿著報告翻閱一番,眼中露出驚訝之色。
結核病藥物研究是一個持續且不斷發展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