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能直接掌控的軍隊不多,反倒是世家掌控的軍隊多,那麼就會形成掣肘。
孫權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在他的統治下,世家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和孫權都能分庭抗禮,集中起來的力量甚至還要壓孫權一頭。
這讓孫權對於自己的統治感到了不穩定,於是便想透過對外戰爭的方式來消除這種不穩定。
結果就是一敗再敗,大敗而歸,孫權只好分潤江東的利益保持和世家之間的平衡。
後來得到了交州和荊州,繼續分潤兩州的利益給世家。
等到這些利益都被瓜分的實在沒有了,攻打魏國又佔不了便宜,怎麼辦呢?便只好透過東宮之爭勉強保持自己權利不失了。
這樣一來,江東的世家就變得很強大,而治下黎庶就變得困苦了。
因為江東的那些利益不是透過戰爭向外得來的,而是透過壓榨治下的百姓而得來的。
縱觀漢末三國,也只有劉備治下的蜀漢對於黎庶的壓榨沒有這麼狠,曹魏和孫吳就只能呵呵了。
荊州的這些世家和益州一樣,諸葛亮都打算嚴厲整治,至於政令,也是現成的。
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已經寫好了,那是夢中治蜀的條令《蜀科》,現在用在治理荊州上面也是非常適用。
其實,《蜀科》的主要內容非常簡單,主要就是對內嚴明法令,依法治國,對外安撫蠻夷,修復漢吳關係。
現在劉備和東吳的關係剛剛建立好,又瓜分了利益,正處在蜜月期,所以這條是暫時不需要的。
而依法治國和安撫蠻夷這兩條才是最主要的。
針對那些世家制定出嚴格的法令,如有違反,便按條例處罰,哪個腦子熱,敢當出頭鳥不遵守,還想要耍橫的。
那很好,劉備麾下的大軍雖然不是很多,但是掃平一兩個荊南的世家還是很輕鬆的。
頒佈了法令之後,劉備又將鎮守攸縣的黃忠調了回來,一方面當然是不太相信目前的黃忠,換上自己的心腹還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封賞黃忠,以收其心,在鎮守攸縣的時候,黃忠的職位是中郎將。
劉備將其升為雜號將軍,又令其和馬良攜帶著劉琦的州牧令前往武陵安撫,隨行的還有五千大軍。
大軍主要是從馬謖的新兵營裡抽調,因為黃忠之前是長沙大將,如果用長沙的守軍萬一被黃忠裹挾投敵了可得不償失。
雖然這種情況有些不太可能,但還是小心防備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