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班五人小組動作嫻熟,二十秒內完成裝填,微調角度,再次點燃戰火,如此往復,十個波次,一千零八十枚火箭彈,如同狂風暴雨,五分鐘內傾瀉在日軍長達五公里的防線上,將整個戰場點亮。
龍文章親自坐鎮指揮車,四十餘輛步戰車緊隨其後,組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鋼鐵洪流。它們轟鳴著,碾過戰場的塵埃,每一聲引擎的咆哮都彷彿在宣告著勝利的到來。這股力量,讓即使是最勇敢的戰士也不禁感到自身的渺小,彷彿在面對自然界的不可抗力。
然而,日軍並未坐以待斃。三七毫米反戰車炮、七十毫米九二式步兵炮,乃至九零七十五毫米的野炮山炮,紛紛加入反擊的行列,四十多門火炮齊鳴,戰場上瞬間火花四濺,硝煙瀰漫,宛如一場盛大的煙火表演,卻又充滿了死亡的氣息。
然而,這場看似壯觀的反擊,實則只是虛張聲勢。三七戰防炮的炮彈,即便是命中步戰車,也只能在其厚重的裝甲上留下淺淺的痕跡,甚至有不少炮彈被直接彈開。而那些七五毫米口徑的野炮山炮,雖然威力不俗,但在零四式步戰車面前,卻顯得力不從心。炮彈擊中後,步戰車只是微微晃動,彷彿被蚊蟲叮咬了一般,隨即便從爆炸的煙幕中衝出,繼續以猛烈的火力回應,展現出驚人的生存能力和反擊力。
日軍炮兵們目睹這一幕,無不瞠目結舌,心中的恐懼與震撼難以言表。他們原本以為精心準備的火力網能夠阻擋這股鋼鐵洪流,卻不料,在這場力量的較量中,他們終究還是敗下陣來。 當後勤部的“傑作”如晴天霹靂般揭曉時,指揮官氣得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心裡已經把後勤的兄弟們默默划進了“家族黑名單”,私下裡恨不得給他們貼上“最佳坑隊友獎”的標籤。
後勤部的“創意”補給清單上,野炮們被慷慨地賜予了榴彈、縱火彈,甚至還有讓人聞風喪膽的毒氣彈,彷彿他們正在籌備一場中世紀的魔法盛宴,唯獨遺漏了那位在戰場上能穿金裂石的“穿甲勇士”——穿甲彈。理由嘛,挺冠冕堂皇:咱們野炮聯隊,那是戰場上壓制敵人的絕對王者,榴彈雨下,敵軍自亂陣腳,何須穿甲彈這等“小兒科”?
然而,世事無常,這場戰役偏偏成了穿甲彈的“必考題”。後勤部也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他們確實動過給野炮們“升級裝備”的念頭,無奈那批寶貴的穿甲彈遠在仰光的倉庫裡沉睡,要穿越戰火紛飛的緬甸,送到曼德勒前線,簡直是場小型的“奪寶奇兵”冒險。後勤的小夥子們還在路上跟時間賽跑呢,敵人卻突然發起了衝鋒,如同午夜驚夢,讓人措手不及。
結果,二十多位野炮兄弟,在面對敵方步步緊逼的步戰車時,只能無奈地扮演起了“吃瓜群眾”的角色,炮彈呼嘯而出,卻只能在步戰車的鋼鐵外殼上留下幾道無關痛癢的劃痕。相比之下,那七門九二式步兵炮,就像是七位被選中的勇士,憑藉著七十毫米口徑的穿甲彈,勉強能對零四式步戰車構成威脅,但七對四十多的懸殊比例,就像是七個小矮人對抗一群巨人,顯得尤為悲壯。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火箭炮部隊的加入,無疑是在日軍本就搖搖欲墜的防線上,又撒了一把鹽。那些呼嘯而來的火箭彈,如同天降之火,瞬間將日軍的陣地變成了人間煉獄。一線陣地,就像是一張被狂風吹得搖搖欲墜的紙牌屋,隨時可能崩塌。
龍文章設計的“虛張聲勢”戰術,雖然沒能讓敵人落入直接的近戰陷阱,但至少在心理上給敵人來了個“心理按摩”,讓他們摸不清虛實。
陳浩盯著戰術顯示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輕蔑簡直能凍成冰雕:“就這點火力,還想跟我鬥?”他指的是那幾十門火炮,相比之下,配備六三式火箭炮的一個火力連,其威力足以讓一個師的常規火炮相形見絀,而川軍團,整整有三個這樣的火力連,此刻只用了其一,便足以讓日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