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漢走到門前,與守門的一名軍卒說了幾句話,那軍卒便轉身從左側的角門走了進去。大漢站在門前等候,似乎頗為焦急,在大門石階下不住地轉來轉去。過了半柱香工夫,那軍卒從角門走了出來,身後還跟著一名黑衣人,瞧模樣是知府衙門中的一名僕人。他和那大漢說了幾句話,便帶著大漢自角門走進了宅子。
厲秋風見府衙門前守衛森嚴,悄悄轉向東行,直走出數十丈,到了知府衙門圍牆的東端盡頭。此處有一條寬兩丈餘的衚衕,將知府衙門與民宅隔開。夜色沉沉,知府衙門內的燈火自圍牆上空映照出來。而衚衕另一側的民宅卻是黑漆漆的一片。
厲秋風四顧無人,雙足一點,已自躍上了圍牆。卻見眼前燈火點點,宅院森森,整個宅院內足有百餘間大小各異的殿堂樓閣。厲秋風立足之處是府衙東端,自東向西望去,整座府衙坐北朝南,分為三進院落。自正門進入之後,是一座極大的照壁。繞過照壁之後,便是巍峨的儀門。厲秋風在錦衣衛南鎮撫司當差,順天府衙門去過多次。知道儀門形制同大門,遠遠望去,可見前坡內側簷部採用木構捲棚,顯得極是威嚴。儀門為禮儀之門,凡新官到任,至儀門前下馬,由迎接官員迎入儀門內。按照官場規矩,皇帝臨幸、宣讀聖旨或舉行祭祀之時,知府須得大開儀門,以示尊重。
儀門之後便是大堂。洛陽府衙的大堂比之順天府衙門更為宏大。從側面望去,只見大堂面闊5間,進深3間,遠超其餘屋宅,是洛陽府衙最大的殿堂。大堂是府衙第三進院落。簷下置斗拱,斗拱疏朗,樑架奇巧,明亮寬敞。大堂是知府開讀詔書,接見官吏,舉行重要儀式之處,形同皇城的太和殿,是府衙中最為莊重之所。
厲秋風盯著大堂前的院子,只見那黑衣僕人帶著大漢堪堪走到大堂前的院子中。兩人停下了腳步,似乎低聲說了幾句話。此時又有一名黑衣僕人從大堂旁邊的小門走了出來,與院子中那黑衣人說了幾句話,隨後站在院子中的黑衣僕人轉身退出,那大漢隨著另一名黑衣人走進了小門。
厲秋風知道大堂之後的二堂是知府及其幕僚辦理公務之處,那大漢既然到知府衙門遞送公文,想來要去的地方就是二堂。他四顧無人,施展輕身功夫躍入院子,一路曲曲折折,悄悄潛到了正堂前的院子中。他右足一點,躍上了大堂屋頂,踩著屋脊向北而行。這大堂巍峨雄偉,站在屋脊之上,可以看到知府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事,處理公務及歇息的三堂。三堂之後為府衙花園。燈籠照耀之下,遠遠可以看到一泓池水,明靜清澈,水中倒映著燈火,別有一番情趣。但見山石玲瓏,樹木青蔥,奇花異草,爭芳鬥豔,端得是一處既雅又豔的好所在。
厲秋風沿著屋脊走到二堂屋頂,卻見那黑衣僕人已引著大漢到了二堂門前。堂前滴水簷下站著一人,赫然便是昨晚在關帝聖君廟中見過的紀師爺。那大漢見到紀師爺,急忙單膝跪倒在地,口中說道:“小人拜見紀師爺。”
那紀師爺笑著走上前來,伸出雙手將大漢攙扶了起來,口中說道:“老海,咱們是老熟人了,何必多禮?快快請起罷。”
那大漢站起身來,自懷中取出了公文袋,恭恭敬敬地遞到紀師爺面前,道:“紀師爺,這是胡大人的公文,請您過目。小人便在這裡恭候,若是有回信,您現在書寫也可。或是明日寫了之後,再召小人來取。若無回信,便請紀師爺寫一封回執,交給小人帶回。”
紀師爺將公文袋拿在手中,略一沉吟,道:“好罷,我看完之後,再給你回話。老海,進堂歇息罷。”
那大漢急忙雙手亂擺,口中說道:“不敢不敢,這是府衙要地,小人不敢擅入。小人就在院子中恭候,請師爺入內看公文罷。”
紀師爺也不再多讓,點了點頭,轉身走進了二堂。那大漢不似在府衙門前那般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