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寺不願意,去衙門告了官。
接待的衙役嘴裡說著一定一定,等仙遊寺的人走後立刻就收起了笑意,然後騎著馬快步朝著樓觀學而去。
家裡的男人在忙著丈量土地,女人們也不閒著。
七八個人坐在樹蔭下,一邊剝著麥粒,一邊暢想著今後的好日子,麥粒要剝乾淨,這是給書院送去的。
書院的學子都是貴人,今後要當官的,不能吃帶皮的粗糧。
如今,親自用手給麥粒剝皮,在仙遊成了衡量這個婦人是勤勞還是懶惰的又一個標準。
石臼搗其實更快,但是會把麥粒和麥殼混在一起,這是自己這些苦哈哈吃的,書院的學子不能吃,先生不能吃。
別的家都是這麼做,自己要是直接把一斗一斗麥子送去,會被人說道的。
莊子裡面的那些婦人最是市儈,最愛拿這個衡量人。
她們會說,瞧瞧這一家子都是懶貨,活該一輩子在地裡刨食吃,活該孩子沒出息,活該享不了福。
侯爺都不收稅了,給先生孩子送的吃的還是這樣的糧食,一點事都不懂,沒良心的東西,一點都不知道感恩。
這樣的言語,這些才成為顏家莊戶的婦人們都聽到了很多回,也見了很多回。
那些顏家的莊戶,她們不忙的時候用手剝一點,日積月累的,等量大了,用石磨磨成麵粉,再到園子裡面拔一筐蔬菜。
蔬菜挑揀乾淨,洗乾淨,然後藉著送菜的名義送到樓觀書院的後廚,趁著管事不注意拔腿就跑。
不跑沒辦法,書院的後廚管事不止一次提過不要這樣折騰人,如今正在抓典型呢,抓了七八年,也沒抓到一個人。
不怪這些婦人如此。
任何事情只要涉及到書院,她們之中哪怕在小氣的,哪怕在圓滑的,只要知道是在給書院做事兒,她們立刻就會變得格外的真誠。
有點紛爭鬧到了衙門,衙門也不先分對錯。
衙役直接帶到顏家莊子橋頭讓他們對著樓觀學發誓。
誓言很簡單,誰說假話,誰家子嗣以及後輩子孫永遠都讀不了書,樓觀學不收德行不好的家庭子嗣。
誓言一出,事情就變得很簡單了。
有錯的認錯,該罰的受罰,自己苦點沒關係,可不能苦了孩子,不能因為自己讓孩子的德行變得有了問題。
因為有書院在,仙遊縣治安超級好。
衙役都變成獵手,天天夜裡蹲在田埂下抓山豬。
仙遊的百姓之所以這樣,其實跟書院沒有一點關係。
歸根結底就是他們對知識學問的敬重,他們絕對不允許因為自己的原因讓自己的孩子失去了這得之不易讀書的機會。
當看到穿著開襠褲光屁股的孩子從面前跑過,婦人心裡樂開了花,這是一個享福的,這麼好的事情竟然讓他們碰到了。
再過幾年,不但能去樓觀學讀書,說不定今後自己也會變成貴人他娘。
宮裡的李治正在忙碌,他在選擇這一次去樓觀學唸書帶幾個狗熊好。
宜壽侯當初做的那個得帶上,幾個姐姐做的也得挑幾個,高陽姐姐最小氣,她送的不能不帶,她要完親了,不能讓她生氣。
年年女官在幫他收拾衣服,看著左一箱右一箱的衣衫。
王績皺起了眉頭,再耽擱下去,今晚天黑之前就到不了仙遊了,站起身王績就開始朝著宮外走去,一邊走一邊淡淡道:
“帶這麼多衣衫去做什麼?去書院當晉王麼?要不把這個大殿也搬過去?”
李治一看先生走了,抓起一個狗熊趕緊跟了上去:“先生,先生啊,等等我,等等我……”
年年淚眼婆娑,這些年稚奴可以說是她養大的,如今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