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瑤,你知道嗎,剛才我們說的這段《故事人生》,關於王陽明先生的生平事蹟,是借鑑引用了深夜宇宙裡一本非常出名的暢銷書。”
“哦?還有這層緣故?”
“是的,你可能很難想象,這本書的前身,最初是在論壇社群上連載的文章,收穫了驚人的2000萬點選量,然後整理改編成實體書出版,五年銷量突破1000萬,成為國內十大暢銷書之一。
可以說,這是一本純粹的草根作品,在網路創作大多集中在架空歷史題材的大環境下,它以正史為依據,用一種網路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三百多年關於明朝的歷史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為讀者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那這本書的名字是?”
“《明朝那些事兒》。”
“啊?”
剛剛還在為王陽明先生的離世而悲傷哀嘆的粉絲們,一聽到這個書名,就立即不淡定了。
明朝那些事兒?
那豈不是說,王陽明如此精彩跌宕的一生,也只是這本書裡面……僅僅佔據很小篇幅的一個章節內容?
畢竟明朝共計276年曆史,湧現出無數風雲人物,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末代皇帝崇禎,中間誕生過多少名臣武將,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僅僅是王陽明的一生就已經如此精彩紛呈,讓人又哭又笑,那其他人的故事呢?
粉絲們感覺到顧知書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天坑,一個深不見底,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填上的無垠深淵!
“我們什麼時候才有機會讀到這本佳作呢?”陳樂瑤問出了無數聽眾的心聲。
顧知書笑了笑,回應道:“工作量太大了,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我提及這點,是想要告訴大家,即使是正史,也不一定都是枯燥乏味的,嚴肅的歷史,一樣可以被寫得幽默風趣,寫得精彩紛呈。”
他稍微停頓,又繼續道:
“最後,我想對今晚的主角王陽明,再做一點補充。
關於他的一生,用以下這段二千多年前的文字來描述,可能是最好的表達——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走。
飛的我可以拿弓箭射,走的我可以拿繩網網,遊的我可以拿魚竿釣。
但是面對龍這種存在啊,我實在是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
學識淵博莫測,志趣高妙難知,如蛇般屈伸,如龍般變化,龍乘風雲,可上九天!
王陽明的一生,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出身名門,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終其一生,王陽明讓看似已無出路的儒家思想重新煥發了光輝。
過去的儒學總是板著臉高高在上地講“修身齊家”,陽明心學則不再讓人做書呆子,而是敢於自省,敢於體驗,敢於關心大事小情,敢於經世致用解決真實問題。
過去儒家只是一種精神的權威,如今它潛入民間,跟農夫、商人結合在一起,便從精神力量變成了社會力量。
直到近代,社會思想巨大改變,無數覺醒的知識分子也都會到王陽明那裡去尋找思想解放的本土資源。
因此人們才說,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
他的心學是華夏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