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整首詩的三層意境,被放在一起的時候,所有在密切關注這個事件進展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包括很多過去對三行情書這個體裁存在偏見的人。
網上有一種說法,認為顧知書是在“文化降級”,為了迎合市場喜好,搞出來三行情書這麼一種“閹割版”的舶來品。
這些人是發自心底地瞧不起三行情書這個源自於島國的詩歌種類。
三行情書大賽的舉辦,不僅沒有扭轉這部分人心中的固有印象,反而還有加深強化的趨勢。
因為在他們看來,參與人數的眾多,本身就意味著某件事情的門檻很低,會出現大量魚目混珠的案例,導致整體作品質量下滑。
事實也正是如此。
雖然顧知書挑出來的前三十名作品,堪稱優秀,但在此之外,還有數以千計的“玩鬧”之作,純為湊熱鬧賺眼球而來。
包括許多醬油詩在內,不說是別出心裁吧,至少也是低俗惡趣。
個別內容更是會讓人心裡不舒服,產生牴觸情緒。
而即便是最後的前三十名優秀作品,也堪堪只是達到讓人“眼前一亮”的程度,距離想要扭轉刻板印象的“驚豔”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但顧知書拿出來舉例的這篇作品,卻彷彿正在改變這個現象。
第一層解讀:
螃蟹不可能在剝我的殼,筆記本不可能在寫我,我不可能落在楓葉上雪花上,而你不可能在想我。
第二層解讀:
是我在剝螃蟹的殼,是我在筆記本上書寫,是漫天的楓葉和雪花落在我的身上,是我在想你。
第三層解讀:
除非這個世界顛倒,你才會愛上我!
在此之前,人們從未想過,一部僅僅三行字的作品,居然能被做出這麼多精彩紛呈的解讀。
原本一首略微怪異的作品,經過拆解改寫後,居然變成了一部質量上乘,意境深遠的佳作。
本身這份巧思和結構就足以讓人感到驚豔了。
然而,當最後的解讀出現,人們發現,竟然還是原來的那種寫法,原先的那段文字,最有韻味。
就彷彿是一隻醜小鴨,被人打扮成了漂亮的小雞,又被裝扮成為優雅的天鵝,最後,人們發現,竟然還是原本的醜小鴨模樣,最受歡迎。
一時間,全網都掀起了巨大的議論熱潮,人們很想找到一個準確的形容用詞,去描繪此刻內心的顫慄和震撼。
但卻發現好像現有的所有詞句,都描述不清此時內心的波瀾起伏。
難以完整形容清楚這首作品的奇妙之處。
正當所有人都心癢難耐之際,顧知書此時又發文了。
他說——
“禪宗史書《五燈元會》卷十七《惟信》有言: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
如果不是關注著三行情書事件的網友,可能會覺得他發的這個動態,有點莫名其妙。
你不是一直在傳播詩歌文化嗎?
怎麼突然間畫風一變,跑到禪宗的領域去了?
而那些此時正在冥思苦想,心癢難耐之人,看了這條動態,則有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大徹大悟之感。
臥槽!
論裝逼還得是你啊,顧神!
絕了!
我們還在納悶,該要怎麼樣形容看到那首“螃蟹在剝我的殼”帶來的內心震撼和莫名觸動呢。
你這直接就把標準答案給扔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