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雲夢國南征諸越,郝婉玉北上換藥(2 / 3)

金有繼續在覺明院聽法,他問般伽彌陀道“啟請上師,石頭有沒有佛性,如果有,它的佛性在哪裡體現呢?”。

般伽彌陀說道:“世間一切,草木石頭,眾生精怪,非是此種種,是名此種種,實菩提妙心,性本然故,非生非死,亦非來非去,本真恆存。菩提妙心,了了明湛,因明發見,即見此種種,得道的人,即見菩提如來妙心。故世間一切,實一體本然,菩提明性,發見其中,故現種種差殊,但見體恆一不動,性明本然”。

般伽彌陀繼續說道:“此種明白,亦能明白種種差殊,差殊即立,所立知見而失菩提妙明照性,故說所立照性亡。實照即見,見即照,恆真是一。因明而有的分別以及虛妄相想,恰恰是悟道人最大的障礙,就像你現在明白有佛性而問石頭的佛性怎麼體現一樣,此皆是虛妄相想,這就如同你問你的指甲佛性在哪裡,如何體現一個道理?你自然明白它和你性然本一,指甲慢慢長大就是自己佛性的體現”。

般伽彌陀繼續說道:“同理,石頭與你,性然本一,發見其中,你能看見它慢慢變化就是佛性的體現,故說一切變化,在見體中圓成,非有石頭太陽大地等慢慢變化成住壞空,實則因見,名石名我,名一切變化。故說,非有一切變化因,亦無一切變化種,恆見是一,即是佛性,非是佛性,是名佛性。若有人用生滅心修佛菩提的不生滅性,無有是處”。

金有妙繼續問道:“即說一切是一個本體,性本然故,非生非死,非來非去,恆見是一,可是我之見者,實實有變,就比如我的身體,就是會生老病死,我如何能合此精見,入涅盤路,離生死懼海?”。

般伽彌陀說道:“你今天明白了明白本身,非生非死,非來非去,即是醒來,這就如同一個夢醒的人,不會取夢中之物,不取怎麼會怕不得呢?不得怎麼會有得失之恐懼呢?何以不得?因我真從未有失故”。

金有妙繼續問道:“那識種執行世界以及人們思想的深層邏輯是怎樣的?”。

般伽彌陀說道:“即說識種在無明中成就者,就沒有體性,為前塵留礙的虛妄相想。三界在當下妄成,誰執妄受領則誰受報,則六道見生。佛說解脫,實無解脫,不住即是,佛說出離,實無出離,知幻即離,佛說報果,實無報果,不執我妄認即可。此三即,是名涅盤真歸處。今你問識種執行的深層邏輯,也是虛妄相想,故有此問。然你惑中,我為你答言”。

般伽彌陀繼續說道:“一者,你細細思維,我們全神貫注的看一部電影,外面鳥叫聲就不會被我們聽見,一個男人全神貫注的看女子的身體,她穿什麼衣服也就會被忽視。同樣的道理,把注意力關注於一件善境緣所上坐禪,常此練習,眼耳鼻舌身,五根遮止,菩提真妙明性則與此固定緣所合一,比如默唸阿彌陀佛。眾生只因六根不棄,故報果地獄畜牲鬼人等類”。

般伽彌陀繼續說道:“二者,如此這般,則於意境中,善境現前,見種種佛,種種菩薩,天人等等,是名意根銷其他五根入寂滅,此種意識的虛妄相想,不住即可,萬不可有求加持,求成就等貪求亂想,這樣就進入了諸漏不動的想境定了,報果為諸天界等”。

般伽彌陀繼續說道:“三者,即想不住,意識淡薄模糊,這樣微細的念頭就會被覺察,此即第七識,故七識是用來搬運念頭的,如此這般,念頭如瀑布一樣流發又念念不住,妙觀即起,如是可觀見念與相實一非二,此種微細的念頭即第八阿賴耶識。如此能見三界空有無礙,一即無量,無量即一,報果即菩薩道場,常隨菩薩法界”。

般伽彌陀繼續說道:“四者,此後有兩種路,一則見與觀不離不取,妙入本心,即為正路,報果即佛妙道體。二則住此微細念,即留阿賴耶識,則入識地,也有執非念而住者,則入晦昧鈍地。此是偏離菩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