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承坤攜君遊喀河,有妙覺明院聽法(2 / 3)

小說:迷霧追蹤星空 作者:盧世鋒

菜花田宛如一片金色海洋,鋪滿整個大川,燦爛的花海在村落間肆意穿插。微風拂過,花浪翻滾,濃郁的花香飄散在空中,引得彩蝶翩躚、蜜蜂忙碌。那一塊塊金黃與村落的質樸相互交織,構成一幅絢麗而又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

當夕陽西下,農舍的煙囪中便會升起裊裊炊煙,直直地衝向天空,而後又緩緩散開,似輕紗般繚繞在村落上空。田間歸來的農人,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談論著今年的收成與家常瑣事。不遠處的山坡上,牧童騎著牛兒,手中的笛子吹奏出悠揚的曲調,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在山谷間迴盪,與潺潺的岷江流水聲交織在一起,宛如一曲美妙的田園交響樂。

我們的國城漢陽城,依山傍河而臥,城牆巍峨,城門樓壯麗,城內街巷熙攘,宮殿輝煌,盡顯王者風範與莊重威嚴。

遠處岷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仿若神秘仙境,與近前的油菜花田、村落、裊裊炊煙、悠揚笛音、岷江、漢陽城共同勾勒出一幅美到極致、獨一無二的漢川畫卷,處處彰顯著農人們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的生活景象”。李承坤聽完,聽起來真美,要看太陽西斜,他們就回去了。

金有妙繼續在覺明院聽法。 他問般伽彌陀道:“啟請上師,即說生命的真相是菩提性然,本沒有生死,是我們的知見妄認了生死,故有恐懼和悲傷。菩提妙心見精明性,見種種障而六道現種種形,是名六道見生。即說如此無量識障,是眾生無始劫來感業又造,如烽火輪,無有休息。又說識性虛妄,當下分別妄成,說有實無。我如何深刻理解如此業障識種,讓我徹底無惑?”。

般伽彌陀答道:“覺見之性,本無差別對錯,它只是一種如是如實的功性,即菩提真性,亦即眾生性然。是我佛性菩提的這種明白的功性,讓我們因明白而立是與非,對立分別就成,久劫妄固,這種分別的判斷即成神識,沉降飛舉,六道別居,故說感業見生,所以,此對立分別才是見生的根本。若有人當下不再對立分別,即見不是明白本身,還能是什麼呢?這就如同一個人看鏡子,不去分別鏡子裡面的東西,即見不是鏡子又能是什麼呢?故說,識種在無明中成就,當下妄成,說有實無。此皆是眾生迷中不明白真相故”。

金有妙繼續問道:“如此這般,我不對立分別了,就見道或者見性了嗎?不再受識種業障拉扯了嗎?”。般伽彌陀答道:“是的,理上明白起來並不是很難,但是要做到不對立分別,不立是非知見,宿習艱難,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當依漸次,逐漸入第一義諦而不動,即是見性,或者見道”。

金有妙問道問:“依何漸次?”。般伽彌陀答道:“首先,菩提妙性,在當下一見中自在,非必亂想外求,即見即明,即明即了。把注意力復歸當下,為如來清淨第一步驟。其次,看色觀見,走路觀覺,選一根或兩根而觀定,長期練習,虛妄亂想也就會逐漸淡漠,亂想即停,心識即滅,明靈現前。故觀定為如來清淨第二步驟。又次,專注和定力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學經明理了,這個時候思路清晰細膩,也不會有到處想給人講經的我慢慾望了。故學經明達如來實相,為如來清淨第三步驟”。

般伽彌陀繼續說道:“上述三步不能顧此失彼,明理又能堅固前兩步,如次日日用功,微細的念頭就會被察覺,貪嗔痴等如流水一樣流出又不知所蹤,這個時候可以自己做自己主人了,就可以發菩提願心,行菩薩道路,於眾生而如是觀照,或嗔或怨,或貪或痴,解行並重,唯照自心。故發菩提願心,行菩薩道路為如來清淨第四增進步驟。最後,一直持第四步到見一切眾生不嗔不怒,不貪不求,如來妙性圓明,明定不搖,隨緣法義,如是流淌,沒有施捨之身心,亦無受施之眾生,無是非二相,亦無即離二相,我如本恆一。故行菩薩願行,信行如一,自覺覺他,為如來清淨第五增進步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