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審判,平民百姓可以這樣做,但是君臣之間是不應該有糾紛的,父子之間也不應該有爭端。如果臣子和君主之間發生了矛盾,那就沒有上下之分了。而且如果臣子打敗了君主,將君主誅殺,這已經是極端的叛逆了!我擔心這樣的做法不能彰顯懲罰,反而會教唆人們背叛君主。我也不是偏袒衛國的人啊!”文公惶恐地謝罪說:“我的見識比不上天子。既然天子沒有懲罰的意思,那麼我會將衛鄭檻送京師,聽從天子的裁決。”於是,文公仍然帶著衛侯回到公館,讓軍士看守衛鄭,如同當初一樣。同時,文公派遣元咺返回衛國,讓他在衛國另立一位賢明的國君,以取代衛鄭的地位。
元咺回到衛國後,與群臣商議,編造了一個謊言說:“衛侯已經被判了大罪,現在奉天王之命,要在國內選拔一位賢明的國君。”群臣共同推舉了一個人,那就是叔武的弟弟,名叫適,字子瑕,此人以仁愛寬厚著稱。元咺說:“立這個人,正好符合兄長去世,弟弟即位的禮制。”於是扶植公子瑕即位,並由元咺擔任相國。同時,司馬瞞、孫炎、周歂、冶廑等文臣武將紛紛前來協助。衛國因此逐漸恢復了穩定。至於衛國的事情如何結束,讓我們在下一回中再見分曉。
喜歡通史演義請大家收藏:()通史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