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會有一道羹湯。
這些,在這期間,足夠了。甚至可以說,不能再多,不能再好。
他要保有殿試之前最佳最冷靜的狀態,科考中最後一道門檻,決不能出錯。出了錯,便是一生都不可原諒自己。
她明白,所以一如既往,只給予相應的溫暖,不會多,也不會少一分。
只有結果可喜,等待的時日才值得。不問長短。
.
三月十五,殿試如約而至。
一如先例,皇帝親自主持,只考策論一道。
三月十六讀卷,三月十七放榜。
再一次的,亦是絕大多數人深覺沒有懸念的:程詢金榜題名,高中狀元。
皇帝分別親自召見前三甲,最先召見的,是程詢。
私心裡,針對循例冊封翰林院修撰一事,皇帝是覺得有些屈才:要知道,他御下的這狀元郎,可是多少年都不能出一個的連中三元的奇才,其實真不該走尋常路,該重用。但是,那些大學士、閣老都勸他不要急著重用這位奇才,避免來日得到的不是棟樑而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佞臣,由此,只好認了。
也是真不用急,君臣兩個都還年輕,時間富裕得很。
御階下的年齡相仿的人,禮數、規矩不差分毫,樣貌、儀態亦是無可挑剔。
程清遠能有這樣的兒子,真就是祖上燒高香了吧?——看程詢的文章,跟他爹的認知可完全是大相徑庭。——皇帝腹誹著,示意太監傳旨,授予翰林院修撰職位。
程詢恭敬地領旨謝恩。
正事說完了,皇帝說起別的:“只聽過朕的狀元郎的姓名,卻不曾聽到過字或別號。”
程詢恭敬地道:“尚無人賜字,別號更是無從說起。”父親不敢先於他幾位師父賜字,幾位師父則不好意思越過次輔賜字,由此,他就一直是“程詢”。
皇帝一笑,“倒也不是壞事。”隨即命內侍備下筆墨紙硯。
第46章 剔銀燈
046
宣紙鋪開,皇帝略一思忖,飽蘸了墨的御筆落下,行雲流水般寫下三字:程知行。
“致良知,知行合一。”皇帝含笑凝望著程詢,“朕為愛卿賜字知行,期許皆在這二字之中。”
服侍在一旁的大太監劉允先就眉開眼笑起來。
程詢向上行禮謝恩。
皇帝的恩賞卻還沒完,說起程詢的婚事——明知故問。
程詢照實答了。
皇帝頷首一笑,繼續問道:“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麼?”
“回皇上,”程詢恭敬而委婉地道,“廖二小姐知書達禮,端莊賢淑。”
“如此便好。”皇帝聞音知雅,又問起三書六禮走到了哪一步,末了道,“如此,朕便為你二人錦上添花,傳一道賜婚旨。”橫豎還沒下聘,並非滿城皆知。
程詢再度畢恭畢敬地謝恩,隨後適時地告退。
皇帝一早沒用早膳,此時有些乏了,暫且遣了旁人,要休息片刻。
程詢殿試時的答卷就放在案頭,皇帝用了些茶點,又拿起來凝神閱讀一遍,末了讚道:“文章好,字好,一表人才,連中三元。要再等多少年,才能再出一個這樣的人物?”欣賞之情溢於言表。
劉允忙道:“皇上洪福齊天,蒼天眷顧,還愁廟堂之上人才濟濟麼?”
“愁,怎麼不愁?”皇帝睨他一眼。
“……”劉允一味賠著笑。
“眼前這局面……”皇帝按了按眉心,“不論文武,有哪一個打心底要做朕的左膀右臂?柳閣老是良臣,偏生離開朝堂已久,不知何時才能遊刃有餘。今朝三名翹楚,就算都是棟樑之才,也要在翰林院裡苦熬一段,若不是做官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