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名臣名將3(2 / 2)

皆出肺腑,為君之得失,國之利弊,不避忌諱。諸如太宗欲營宮室,魏徵諫曰:“煬帝恃其富強,不虞後患,窮奢極欲,使百姓困窮,以至身死人手,社稷為墟。陛下當以之為鑑。”太宗遂罷其役。此等諫言,數不勝數,皆使太宗省悟,而理朝綱,行仁政。於治國之策上,魏徵主張“偃武修文,中國既安,四夷自服”。其勸太宗以文德化民,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使百姓安居樂業,農業生產得以發展,國家糧倉充盈,社會秩序安定。

在用人之法上,魏徵力倡“任賢受諫”。認為君主應廣納賢才,不以門第出身為限。其言:“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是以太宗能廣納人才,朝堂之上,賢能雲集。

魏徵之功績,更在於其修史著書。其所參與編撰之《隋書》,詳實記載隋之興衰,以為唐之借鑑。其史筆嚴謹,論述精當,為後世治史者所推崇。觀魏徵之一生,以忠君愛國為本,以直言敢諫為行,以治國安邦為志。其為大唐之昌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太宗嘗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此乃太宗對魏徵極高之評價,亦足證魏徵勳業之卓著。

魏徵雖逝,然其精神不朽。其直言敢諫之勇,治國安邦之智,皆為後世從政者之楷模。其功績,銘記於史冊,流傳於千古,激勵後人,為國家之興盛,不懈努力,鞠躬盡瘁。”

光幕最後一段總結,千古名臣魏徵被後世子孫所肯定,並沒有提及凌煙閣另外二十三位功臣是誰,但古人們對時空之城主人文洛陽的瞭解,不是不說也是另有深意,並且會在恰當之時來曝光。能夠被後世公認為古代四大名臣者絕非一般人,這點光幕論述中隱約可以感受到。不知下一位又是何人也?萬朝古人們都很期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