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陸遜收兵回駐江陵,上表陳奏荊州之策;孫權得報陸遜按兵不動,不問緣由勃然大怒,東吳朝堂震動。夷陵城外,董允奉劉禪之命前來,諸葛巖不敢怠慢,領城中諸將及官員出城相迎。
眾人不知董允此來何意,皆看向張苞,城中若論資歷首推張苞,其又常隨先帝在宮中。卻見張苞面有哀色,眼中帶淚,聲音帶著哽咽:“陛下仁厚,或是聽聞夷陵大戰,遣使前來慰軍以示恩德。”
說話間,只聽得鳴鑼開道之聲,一隊人馬清開道路。不多時,又見天子節鉞、龍旗在前,董允躬身奉旨小步走來,“大漢皇帝諭旨,鎮東大將軍諸葛巖,鎮守荊州禦敵,以寡敵眾,朕心慰之。特賜天子龍旗,假節,一應大小官吏、兵馬皆可臨機處置。”
“拜謝陛下天恩!”
“子巖將軍,魏軍兵眾,天子憂心荊州戰事,特遣下官前來”,董允將諭旨交予諸葛巖道,“豈料將軍神武,下官方至江州便已聞我軍大勝。”
“先生謬讚,承陛下天恩垂問,將士用命,方克魏軍。”
“假節?聽說整個大漢只有丞相和關老將軍有假節之權。“
“不錯。”
諸葛巖只聽說過節鉞視同天子,非位極人臣者不可,還從未親眼見過這等威嚴。眾將也都上前來看,諸葛巖一回頭,卻見關興、張苞二將自回軍以來便面色慼慼,不發一言。
細細想去,諸葛巖才想起關羽、張飛二位前輩皆因襄樊一戰身死,心中凜然,回頭向董允一拜。
“大將軍何故行此大禮?”
“素聞先生乃荊州大才,文采聞於天下,惟願先生為此地戰死將士起祭文,告慰關、張二位將軍及先烈,以安其心!”
董允聞之,泣淚不止。眾將皆肅然,只聽得關興、張苞二將伏地慟哭,動人心肺,城下將士、百姓無不垂淚,不能復言。
次日,眾將於城北設祭壇,上設香案,鋪祭物,列燈四十九盞,揚幡招魂。將牛羊等物,陳設於地。諸葛巖登壇執祭,請董允焚祭於鼎,頌祭文曰:
先漢壽亭侯、前將軍關羽,西鄉侯、車騎將軍張飛,大漢將士萬千,惟忠義智勇,卓冠當代,英威如在。稟熊虎之姿,剪兇頑之害。生則名震華夷,歿則靈爽不昧。率土億兆,惟神攸賴。茲當仲夏之交,昭虐荐臻,二麥阻秀,田野如焚,民物憔瘁,遑遑靡寧。惟神密替化機,迴旋生意,沛沾甘霖,以滌氛氣,以蘇民命,以興我穡。事仰邀神,休其惠之無棄。今皇帝遙望,三軍破敵,於此祭拜天地、告慰英靈,聊表丹誠,敬陳祭祀!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讀畢祭文,關興、張苞等將放聲大哭,極其痛切,情動三軍,無不下淚。諸葛巖又獻天子節鉞,獻俘於壇前,未筆,忽見壇上隱隱電閃雷動,四處風起,捲起漫天濃雲,隆隆有聲如雷鳴,響徹天際。遂三軍莫不誠服。
城中事畢,董允又將關中鄧艾偷襲棧道,斷絕漢中及魏延退守陳倉,丞相再遣姜維出漢中諸事說與諸葛巖。至董允返回成都之日,諸葛巖命魯袞攜帶城中火雷同赴成都,又細細交代。
且說曹爽退兵汝南,收攏潰兵,夷陵一戰折損兵馬五萬餘,又丟了南郡重鎮襄陽,使蜀軍奪取江北據點,心中惴惴不安。召來夏侯霸等,商議上奏魏主以請降敗軍之罪。
不等曹爽奏疏,忽見親信桓範急匆匆奔來,飛身下馬滿頭大汗,來不及喘勻了氣便急尋曹爽,“都督!”
“桓範?”曹爽一驚,“你如何在此?”
桓範擦了擦額頭汗珠,跪伏在地,聲音顫顫道:“請都督速歸洛陽!”
曹爽連忙起身問道:“卻是何事?”
“陛下病重,臥榻不能起身,太醫束手無策,密召都督進宮!”
“什麼?!”曹爽、夏侯霸心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