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諸葛巖奔襲酒泉,逼降張既,於城中安撫軍民,遣馬衡招募西涼舊部及羌人部落,又以姜維領兵五百北上收服居延海。張既張貼安民告示,酒泉城中百姓未經刀兵,各安其業。
在諸葛巖奪取酒泉的同時,上邽大營的諸葛亮卻是又驚又憂,驚的是安定軍報稱諸葛巖未攻武威,而是大軍直撲西北不知去向;憂的是馬岱攻取西平郡時,魏兵拼死反抗燒燬城中糧草,屠殺軍馬,馬岱缺少戰馬、糧草,無力西出敦煌,正在西平郡中逗留。
另一面,荊州戰場上,東吳孫權自提十萬兵馬攻打合肥,屯兵堅城之下久戰不克,與戰於合肥城下,戰事焦灼。曹真大軍依舊屯兵長安,未被東吳攻勢調離。諸葛亮欲往馬岱、諸葛巖軍中去信催促西涼戰事,以備不測,只無從尋找諸葛巖蹤跡。
數日後,姜維領居延海戰馬兩萬返回酒泉,並酒泉南祁連山馬場,蜀軍獲得軍馬三萬匹。
“哈哈幹得好伯約,這下再也不用為戰馬擔心了,馬衡你募兵的事情如何了?”
“已經募得三千舊部,皆是馬氏舊部老兵能戰之士,另募得羌人精壯騎兵千餘。”
“好,大軍修整半月,等戰車打造完畢即可西出敦煌”,諸葛巖攤開地圖,其上已經向西標註了根據這些日子哨探探報的地形、城池、部落及魏兵的情況,一直延伸到敦煌西面的邊境陽關。
“我們要向西打敦煌,不是回軍打武威?”馬衡疑惑道。
“酒泉乃是西涼腹眼,西可進敦煌,東可取武威”,姜維沉吟道,“不知將軍如何思量?”
諸葛巖正欲說話,忽有士兵來報,“將軍,府外有人求見!”
“何人?”
“來人自稱董寇,說是聽從將軍之命前來從軍!”
“哦?帶他上來。”
片刻,只見董寇已梳洗,長髮用一截枯枝挽起,身上的衣衫依舊破爛不堪,“草民董寇拜見將軍,自此願隨將軍左右!”
姜維、馬衡二人尚未見過董寇,不知其底細,相視一眼。
“好,大丈夫當如此,這是我部副將姜維、馬衡”,諸葛巖拉起董寇的手,為三人介紹。“我軍中尚無幕僚,董先生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仍不棄書卷,若不棄,可先作我幕僚之首要。”
“願唯將軍之命是從!”
“來,我等正在商議進兵之計,先生請入座。”
幾人重新入座,諸葛巖手指在地圖上從蜀中、隴右、祁連山山麓畫出一條線,直到西北面的空白處,“武威自然要取,但不過彈丸之地,我志在西域,若下敦煌、陽關,便可連同西域諸國,互通有無,可為大軍不竭之用。”
“大人所言可是效仿武帝絲綢之路,連通西域之意?”三人似乎都沒有想到諸葛巖對於進軍路線的選擇答案並非軍事因素,而是一條出乎意料的答案,只有董寇有些明白了諸葛巖的意思,遂問道。
“正是,西域諸國之外還有阿拉伯、大食、羅馬等國,其汗血寶馬、新奇作物、鐵器可都是寶貝,等打通了西涼,我就上書丞相派遣商隊出使西域。”
“我軍奪取酒泉已有半月,想必敦煌已經獲知,若要突襲恐難得手。”待方向定下,姜維率先丟擲進軍問題。
“不如從軍中挑選西涼士卒,扮成百姓進城,待入夜時分偷開城門,大軍趁機進城,可破之。”
“城門乃防守要地,此計恐怕白白犧牲士卒。”諸葛巖搖了搖頭。
“將軍,草民有一計”,沉默的董寇忽然插話道:“草民聽聞敦煌守將閻行素與城中羌人不和,如今我軍佔據酒泉安撫軍民,魏兵及羌人不知局勢如何必定心中不定,若遣羌人攜書信許以重禮誘敦煌羌人守將裡應外合,若得手便可取之,若不得手亦可使那城中大亂不能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