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東吳於石亭大敗曹休,遣使致書蜀中,請兵伐魏,並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顯自己威風,二者通和會之好。劉禪大喜,令人持書至漢中,報知諸葛亮。諸葛亮整軍於漢中,遣魏延、吳懿各帶萬餘兵馬分別出陳倉道、祁山道。
諸葛亮領張翼、關興、張嶷、廖化、馬忠等將自陳倉道進至陳倉,封賞趙雲、諸葛巖、馬衡、趙統、範夷等將,並犒賞三軍將士。大軍駐守上邽、陳倉、街亭要隘,諸葛亮大營駐紮上邽。
“東吳陸遜大破曹休於石亭,約我軍一同伐魏”,諸葛亮將東吳國書道與眾將,“我大軍已取隴右,又得上邽、陳倉要隘,進退自如,眾將以為如何?”
諸葛巖腦中浮現出關中地圖。卻見關興上前請戰:“丞相,東吳自東進兵,我軍自西進兵關中,曹魏首尾不能相顧,正是奪取關中之機,末將願為先鋒!”
“丞相,長安乃關中首要之地,那曹真雖失陳倉,兵馬卻無折損,若其固守長安,恐不易取之”,魏延上前道:“不如與我五千精兵,我潛至漢中鎖鑰函谷關;丞相再遣一上將,南下取武關。則漢中隔絕,取之如探囊取物也!”
“函谷關距此千里之遙,武關更是險峻無比,孤軍深入恐為曹魏所察覺”,諸葛巖一聽魏延之計,羸弱的行軍路線和滿是破綻的側翼在地圖上暴露無遺,只像是有一個“子午谷奇謀”,忍不住上前說道。
“子巖此話有理,此計過於兇險,魏兵一旦察覺,我大軍進退無據也。”諸葛亮也擺擺手。
“不如且看吳軍如何進展,若吳軍北伐有成,則關中之兵必調往荊州、揚州一線,屆時關中空虛,我軍再進兵不遲。”一旁的姜維上前道。
眾將以為此計穩妥。
諸葛亮見眾人無話,看向諸葛巖:“子巖有何主張?”
“末將以為東吳進兵雖可牽制曹魏,恐難持久,不如趁此機會我軍西進奪取雍涼二州。”
聽聞此話,眾人齊齊看向諸葛巖。
“雍涼二州幅員數千裡,子巖以為需多少兵馬?”
“雍州半壁已在我軍手中,西涼幅員遼闊,魏兵卻不甚多,若取涼州,只需步卒一萬,騎兵五千。“
諸葛亮示意眾人落座,緩緩道:“自我出祁山以來,已有西取雍涼之意,只未能鞏固隴右,又有曹魏大軍在旁,不能分兵。如今曹魏為吳軍牽制,不敢舉大軍來犯,正是奪取雍涼之機。“
諸葛亮將眾人喚道地圖前,“西涼民風剽悍,曹魏亦不能收服各地豪強,只可惜我軍缺乏騎兵,不能速勝之。“
“丞相,家兄在西涼諸郡頗有威信,某雖不才,願領軍平復西涼。”丞相見是馬岱,點了點頭:“孟起(馬超字)勇冠西涼,西涼無不念其威名,可敵十萬大軍。“
“好,馬岱將軍可領兵兩萬出西平,取道天山南麓大路“,諸葛亮又道:”子巖可願為副將,領一支偏師出武威,牽制西涼北面魏軍?“
“末將願往,只請丞相許我一將相助。”
“哦?卻是何人?”
“伯約勇武過人,更有智計謀算,請丞相許之。”
“便許你所請,只我軍主力仍需在此防備曹真大軍,只可與你五千兵馬,可取道黃河北緣,出張掖以北,取居延海而後南下,與馬岱將軍合擊酒泉。”
“末將遵令!”
“我料吳魏之戰,不出數月便有分曉,屆時若魏兵調荊州之兵北上,二將須速領兵馬來援,不得有誤!”
“是!”
遂諸葛亮遣馬岱領主力兵馬兩萬走天山南麓,出西平取酒泉;以諸葛巖領偏師五千,出居延海,而後策應馬岱。
是月,諸葛巖提騎兵兩千,步卒三千,駐軍安定,命魯袞趕製火藥、戰車。
“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