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諾貝爾醫學獎十八名主審的福萊教授,受到冷落,心理難免有些失衡。
他覺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今天除了自己觀摩手術之外,還有一群頂尖高手來到現場。
對方是一個小圈子,似乎為了什麼目的而來,交流的時候,壓低聲音,神神秘秘的。
他深吸一口氣,觀摩手術室裡的情況,專心致志地研究手術。
中央型肺癌在世界範圍內不算是地獄級的手術,但能做得完美的,做成根治手術的醫生卻是屈指可數。
與周圍性肺癌相比,中央型肺癌的腫瘤靠近肺門處,和大血管、心臟、神經等相鄰,腫瘤與血管緊密纏繞,所以在切除腫瘤的時候,甚至可能會有粘連,因此要考慮的細節有很多。
一般來說,手術切口會做在劍突的位置,開胸手術對患者的損傷很大,手術完成之後,也需要很長時間進行恢復。
這臺手術趙原打算用機器人來做,而且選擇的切口位於肋下,這樣就不用將胸骨鋸斷,可以減少損傷程度。
福萊教授留意到機器人的機械壁跟傳統的樣子不一樣,看上去像是一條扭曲的蟒蛇。
不遠處幾個胸外專家議論紛紛。
“這是蛇形機械臂?我之前在論文上看到過,當時趙原在文章中提到了機械臂的好處,當時我覺得可能還在構思階段,沒想到已經研究出來了。”意國的專家驚呼道。
“這個機械臂我曾經看人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上使用過,效果欠佳。”荷國的專家在潑冷水。
他們是帶著任務而來,不只是為了給趙原鼓掌的。
他們需要挑刺,找到趙原的缺陷,形成報告給僱主。
來自大不列顛國的醫生輕聲道,“這個蛇形臂經過諸多改良,採用筷子式抓法,一個機械臂可以操控三個器械,可以與主刀醫生進行模擬擬態感測,顯然要高階很多。”
蛇形臂之前有人創造過,但如今在那基礎上進行了改良。
趙原在操作蛇形臂的時候,不再是控制按鈕,而是佩戴上了一個手套。
看不見手套裡面的手指動作,但可以看到蛇形臂前端的器械,除了金屬質感,還多了靈性。
手術在直播。
十多萬線上觀看。
“怎麼感覺像是在看科幻電影啊!”
“科幻大片線上直播?”
“我好像進入未來世界了!”
大部分觀眾都對外科有所瞭解,但極少部分才接觸過機器人。
即使經常使用達芬奇的外科醫生,心中也是驚歎,這是自己所瞭解的機器人手術嗎?
在絕大部分外科醫生心中,機器人是輔助裝置,像是戰士的軍用外骨骼,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但他們顯然沒想到最好的機器人,已經能達到人機合一的境界。
手術室內,趙原正在有條不紊地操控機械臂,為了今天這臺手術,他閉關了三個月。
三個月不僅是在做手術,還在研究器械。
一個好的劍客,不僅劍術精湛,還得有一把趁手兵器。
這臺手術的亮點,不僅是機器人完成,還是單孔手術。
很多微創手術,是需要多孔完成。
所謂的單孔,說白了就是一個切口。
切口只有三厘米大小,比起傳統的開胸手術,對人體的創傷降低到最低。
此外,定製的機械臂比較特殊,蛇形手術臂技術使得手術器械能夠在胸腔狹小空間內任何角度靈活運動,利用“手術操作三角”,實現多個角度的精細操作。
這個創意來自趙原獨創的“筷子技術”。
筷子技術之所以得到廣泛認可,是因為透過一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