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好極了。鄭文還有阿苓七娘子三個人都是手拙之人,拿不動針線幹不了這個細緻活,她們三人當中也就七娘子針線活還算看的過去,畢竟貴族家庭會請女師教導這些,而七娘子在此之前已經在衛夫人的教導下學習許久,但技藝不精,連門面都擺不出來。如果院子裡多一位僕婦,倒也方便許多。
除了這名少年,之後鄭文又買下了三十幾名少年少女,不過男孩子多一些,女孩子可能在逃難的過程中就被人率先丟棄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工匠和農人,三十石糧食基本上耗去了大半,不過也還剩下一些,沒有用完。
她買下的那些工匠都是這個時代的手藝人,在周朝工匠一般都是一代傳一代,很少出現師生關係,因此他們的技術都是經過前一代的改革,學習這門技術的後代都把這看做是吃飯的手藝,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竅門所在。
鄭文之所以買下這些人,不是為了發展什麼工業,比如去燒制玻璃,或者去發明一些遠超這個時代的物件,那太消耗人力物力了,她現在連人都養不起,哪裡來的閒錢去搞發明創造,不管在什麼時候,涉及科技的專案都極其燒錢,算是風險性投資。 而且,在一個戰亂年代,她生產出這些物件並就不是一種合理的做法,只有貴族才消費的起這些昂貴之物,最後剝削還是會聚集在底層人身上,不過是又加重了剝削和壓迫而已。更為重要的是,不管生產出什麼東西,她都保不住這門技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