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乍聞李太后直白的問話,只能迅速組織語言,同時還要決定自己的立場。
而趙匡胤則斷然提醒道:“好機會來了。朕判斷李太后和老張之間是清白的。第一老張對她來說太老了,第二根本不可控,第三還是讀書人、文官集團的利益代表,再如膠似漆也是同床異夢。而這三條缺點,在你這邊,全都成了優點。仔細觀察,太后似乎比張家那丫頭還好看一些,無論如何你都佔了便宜,好好把握啊!”
唐漢心道你不是說廢話嘛,有便宜誰都想佔,問題在於,物件是何人?我吃飽了撐得去招惹皇太后!
“娘娘,什麼話都可以說嗎?”唐漢先緩了一緩,也是為後頭的言論奠定基調。
李太后見唐漢一本正經的樣子,滿意地笑道:“都和你說了,照實來。漢兒,若敢有所隱瞞,本宮就讓你去接替陸丙好了。”
唐漢頓時覺得一股寒氣湧上天靈感,果然皇室中人都是翻臉無情,這便宜“姨娘”看似輕描淡寫,但誰又能保證,自己一旦觸怒了她,會不會真的遭遇酷刑?
“呃~漢、漢兒不敢。”
唐漢終究還是艱難地以“漢兒”自居,這也是勉強打了張親情牌,隨即問道:“娘娘有多久沒有將皇上好好抱在懷裡了?又有多久沒見過皇上發自內心的歡笑了?”
李太后一怔,隨即有些不悅道:“漢兒你有些僭越了!”
唐漢苦笑道:“漢兒不敢。張大人是一位好師傅,卻並非好師父!”言畢,他用手指頭沾了點茶水,將兩個字分別寫在案頭。
“師傅?師父?”李太后露出了一絲惘然。
“我給娘娘講一個小故事吧。曾經有個小孩,從小無父無母,彷彿從石頭裡蹦出來似的,也沒有人要和他一起玩。小孩倒是天生樂觀,就跑去山裡頭,跟一群猴子打架,還打贏了,成為了猴王。但他畢竟不能一輩子這樣吧,終於有人指點他,哪裡哪裡有個道觀,裡面的白鬍子道長很厲害,又愛收徒,你可以去碰碰運氣。於是他就出發了,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歷盡艱辛,終於抵達道觀。”
“白鬍子道長收他當徒弟了嗎?”李太后被勾起興趣,不由問道。
唐漢搖搖頭道:“當然沒有,因為小孩太頑劣了,整天捉弄道觀裡的人,連飛禽走獸都不放過,沒有人喜歡他。好不容易才在苦苦哀求下,留著當個燒柴掃地的道童。然而,聰慧的小孩卻在無意中看懂了道長的暗示,每到夜裡,就跟著道長學本領,道長亦是傾囊相授。就這樣,白天依然是那個頑劣的道童,晚上卻是關門弟子,直到有一天,道長和他說,我倆之間的緣分已盡,你自行離去吧。切記,莫要跟任何人提起,你曾跟著我學藝之事。去吧!”
李太后心有慼慼道:“後來呢?小孩真的離開了?”
“小孩學了一身本領,捨不得師父,但師父堅持將他趕走,最終只能灑淚拜別。他三步一回首,到真正離開後,道觀從此閉門謝客不再收徒。小孩後來四處闖蕩,得了偌大名頭,可也因闖下大禍惹了皇帝,派人追殺,並投入天牢。後來,朝廷與番邦作戰,急需人才,有位將軍想起小孩的本領,願意收他為弟子,讓其戴罪立功。皇帝同意了,便交代小孩貼身保護將軍,一同出征。路上,小孩又犯下幾次過錯,惹惱將軍,便用軍法懲罰,甚至還有一回將他趕走。最終,小孩還是隨著將軍打敗番邦立下大功。不過,從始至終,小孩都是喚這位將軍,叫做‘師傅’。”
李太后默然半晌,方開口說道:“你是想說,皇上便是故事裡的小孩,而張大人只是‘師傅’,而非‘師父’?”
唐漢下拜領罪,頗有些痛心疾首道:“臣有罪,不該妄議君上。可臣拳拳之心,實在是覺得皇上未免過得太苦太累。”
李太后冷然道:“孟子曰,故天